第0336章 一言堂(2/3)

那些犯过事的,直接被李迪带到没的地方砍了。

那些刺儿,直接被李迪派送往边陲,去充军了。

李迪不让寇季杀,除了怕寇季来,命以外,也有回护寇季的意思。

他不想让寇季杀伐过甚,沾染上恶名。

这些事他都是背后做的,所以并没有告诉寇季,也不打算告诉寇季。

就算以后寇季从旁嘴里知道了,他也不会承认。

李迪明面上对寇季约束极严,但暗中却没少护持寇季。

寇季见李迪不肯说,也没有继续追问,等到分完了粮食以后,寇季就让把其他粮食放到了一个已经晾了的大屋舍内。

汴京城外的事,自然瞒不过汴京城里的

从天武、捧两军城以后,汴京城里的所有都知道出了大事。

大致也猜到了朝廷调遣天武、捧两军城,是为了防止流民动。

为此暗自担忧,有对此漠不关心,还有暗中在窃喜。

只是流民们最终没能像他们想象中的那样闹起来。

谁也没料到,一个没注意的小小的保州,居然能在关键时候,运送一批粮到了汴京城,为朝廷、为寇季、为李迪等解了围。

赵祯胸脯挺的高高的迈步进了垂拱殿,似乎保州军民帮汴京城解围,是他的功劳一样。

坐到了龙椅上,在满朝文武还没有开之前,赵祯就傲然的道:“此次保州军民的义举,当重重赏赐。朕欲免除保州军民三年粮税,诸位卿以为如何?”

满朝文武闻言,齐齐点

保州军民的义举,如今已经传的街知巷闻。

朝廷赏赐他们,那是应该的。

赵祯只是免了一些粮税,又没有大肆的册封官员,满朝文武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况且,在寇准、李迪、王曾三冷冷的注视下,他们说不出任何大煞风景的话。

此次朝廷赈灾,先后露出了许多问题。

三司等衙门督管不力、官商勾结倒卖常平仓粮食、官兵勾结企图掩饰贪官污吏的恶行等等等等。

寇准、李迪、王曾三心中的怒火早已压制不住,举起刀子杀,是必然的。

拦得住,也没敢在这个时候上去触他们三的眉

赵祯可不在乎满朝文武的想法,他见满朝文武答应了他的提议,就满意的点点,让中书舍开始拟圣旨。

在他眼里,保州那是他和寇季二的自留地。

保州军民也是他二的私产。

保州军民争光,就是他自己在争光。

他自然要帮保州军民争取一些好处。

赵祯决定了赏赐保州军民的事以后,就不再开

寇准大马金刀的坐在座椅上,冷冷的道:“从即起,常平仓由户部管辖。各地常平仓,由各地户曹会同各地屯军,一起看管。

户部官员,从即起,开始清查天下所有的常平仓。

但凡发现倒卖常平仓粮食,又或者以次充好者,涉案一体斩决,不论身份。”

常平仓原是三司在管辖,如今寇准一开,就从三司划拨走一块,三司使李谘心肝疼的在颤抖。

李谘出班道:“太师,此举不合朝廷规制。开封府常平仓出错,三司却有失察之错,三司任凭查处,但分割三司管辖常平仓的权力,尤为不妥。”

寇准冷冷的盯着李谘,道:“你以为,三司仅仅是一个失察之罪吗?你以为老夫是在廷议此事吗?”

寇准话音落地。

王曾、李迪同时开

“老夫赞成太师的决议!”

“老夫也赞成!”

目光齐齐的盯着李谘。

他们用他们的态度告诉李谘,常平仓给户部管辖,是内庭决议,而不是廷议。

你李谘想议论也行,但内庭的决议不会更改。

内庭做出了决议,各衙门就必须实施,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李谘瞪起眼,就要争辩。

王钦若轻声咳嗽了一声。

李谘咬了咬牙,退回了班列。

寇准三明显把内庭变成了一言堂,独断朝纲,谁也阻挡不了。

现在跟他们硬碰硬,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寇准在李谘退回了班列以后,继续说道:“三司屯田的职权,从即起,归工部掌管。都水监,从即起,并工部辖下水部。”

寇准一言褫夺了三司对屯田事务的管辖权,同时裁撤了都水监衙门,把都水监的赶到了工部内。

李迪、王曾二在寇准话音落地以后,果断附议,没有给任何官员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随着屯田、都水的职权归于了工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