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5章 大宋税法该怎么改?(今晚依旧一更,8月9号补……)(3/5)
寇季笑道:“不敢说完全杜绝,但是能杜绝很大一部分。”
赵祯追问道:“具体多少?”
寇季思量了一下道:“市面上我们能看到的生意,能杜绝七八成。
市面外的就不好说了。”
赵祯张了张嘴,有点想问市面外的为何不好说,但仔细考虑了一下,还是没有开
。
他感叹了一句,“能杜绝市面上七八成就不错了。”
寇季笑着点了点
。
赵祯又问,“我们拿回了商税收税权以后,就可以开始吗?”
寇季摇
笑道:“不行,必须等到县学和府学设立以后。”
赵祯一愣,盯着寇季道:“四哥是怕此政令施行以后,底下大多数
不识字,在商税上被
哄骗?”
寇季点
,“那些个豪门大户,其实我们可以不在意。可那些小门小户的,我们还是要维护一二。
避免他们不识字,请
帮忙
税的时候被
哄骗。
如今朝廷已经推行蒙学好几年了。
蒙童们几乎都识了字,正在学习简单的文章。
再过一两年,等蒙童们长的大一些,自然能为家里
分忧。
到时候我们就不需要担心一些小门小户的商
被
哄骗了。”
赵祯点着
,感慨道:“蒙学是我们要做的一切的根基。”
寇季补充道:“蒙学就是我大宋一切的根基。
等蒙学彻底

心,那官家就不愁
用了。
也不用再担心皇权不下乡了。
到时候官家只需要多派遣一些
手去下发邸报,朝廷的每一项政令,都可以一字不漏的传达给百姓。
那些个豪门大户和地方衙门,就休想再欺上瞒下了。
也休想再拿百姓们要挟朝廷。”
豪门大户之所以在地方称王称霸,就是因为他们家里大部分
识字。
朝廷的所以政令,都需要通过他们之
,传给百姓。
而他们在向百姓们宣扬朝廷政令的时候,总是将一些对他们有益的告诉百姓。
对他们无益的,他们只字不提。
也正是因为如此,朝廷的政令即便是为百姓好,百姓也不知道。
甚至有些对百姓好的政令,经过了他们的曲解,变成了压榨百姓的政令。
百姓们不知真意,在他们糊弄下,跟朝廷做起了对。
甚至帮着他们一起
力反抗朝廷。
所以,蒙学是皇权下乡,是朝廷真正掌控地方,为百姓谋福的根基。
赵祯听完了寇季的话,脸上多了一些振奋,“等朕将其他各地的商税收税权拿回来以后。
朕就让各地州、府,准备设立县学和府学。”
寇季闻言,哭笑不得的道:“官家不必如此焦急。文制革新中的每一道政令,都需要时间。
我们也有的是时间。”
赵祯立马道:“朕容不下那些蛀虫多活一天!”
寇季苦笑着摇了摇
,没有再多言。
反正朝廷收回商税收税权,不是三两
就能完成的。
即便是通过暗中扑卖的方式,最少也得一年。
要推行寇季所说的商法和商税,也不是三五
就可以的。
光是税务司有暗转明,就需要解决很多麻烦。
因为有例可寻。
史书上记载,北宋末期,朝廷就施行过在地方设立多个税务司,将商税收税权彻底国有的政令。
但各地税务司设立以后,遭到了豪门大户,以及许多官员反对,最终还是被裁撤了。
可见朝廷要推行税务司的话,必然会受到阻碍。
而且阻力很大。
当然了,无论是豪门大户,还是官员们,寇季都不在意。
寇季真正在意的还是税务司本身。
税务司初建,必然是困难重重,不仅要用尽办法帮朝廷收税,还要跟豪门大户和官员们斗智斗勇。
最重要的是上下都得扛得住压力。
若是扛不住压力,被
一吓唬,被
一针对,就会土崩瓦解。
所以税务司的设立,必须徐徐图之,也必须
心挑选税务司的各级官员。
赵祯看到寇季一个劲的苦笑着摇
,就知道自己是心急了。
“我们需要做的太多了,不急一点的话,朕怕做不完……”
赵祯长叹了一声。
他虽是帝王,但在传承方面,跟民间的百姓没有太大区别。
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将能做的做完,给后世子孙留下一个安定、繁荣、昌盛的江山。
让后世子孙不需要经历他所经历过的磨难。
让赵宋江山可以传承得更长久一些。
寇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