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8章 没有胜算的争斗(2/5)

一陪妻。”

范仲淹感慨道:“那先生您该多上街看看。如今街道之上,皆知,寿王近水楼台,从先生处谋取了许多寇公真迹,在外面发卖,已经谋财百万贯。”

说到此处,范仲淹看着寇季笑道:“寇公从不将笔墨轻许,更不会做出拿笔墨谋财的事。想必那些书画都是出自先生手笔吧?”

寇季一笑,道:“汴京城的真有钱,一些书画居然能谋财百万……”

范仲淹见此,知道寇季不愿意说实话,遍不再追问,而是笑着道:“正是因为寇公从不轻许笔墨,所以一旦真迹问世,才闲的格外珍贵。

寇公乃是我大宋唯一一位活着的圣贤,又创里了我大宋第一的学馆,他的笔墨,别说是百万了,就算是千万,也值得。

那可是能传家的东西,传承个两三代。

千金也未必能购得。”

寇季故作惊愕状,“我祖父的笔墨如此值钱吗?”

范仲淹笑眯眯的道:“还有更值钱的呢。”

寇季感叹道:“官家笔墨可是不会轻许的,官家一字万金,汴京城的就算买得起,也不一定敢拿,也不一定拿得动。”

范仲淹笑着摇道:“学生说的可不是官家。”

寇季意外的道:“除了官家,谁的笔墨还能比我祖父值钱。”

范仲淹幽幽的道:“自然是从出仕起,从未轻许一笔的小寇公。”

寇季脚下一顿,有些难以置信的道:“我的?”

范仲淹点笑道:“先生从出仕到如今,可从没有许过任何一字。也正是因为如此,先生的笔墨显得更加珍贵。”

作为大宋第一功臣。

寇季的字无论好坏,那都是值得收藏的。

因为以他的功绩,名垂青史是必然的。

而且还是青史上最闪耀的那一批中的一个。

寇季如今还活着,民间关于寇季的传说就已经多的数不胜数。

寇季亡故了,民间关于寇季的传说会更多。

朝野上下,有名的,无名的,在写词写诗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写一首有关寇季的。

比如范仲淹,在汴京城的时候曾经写过一首《少年游》,写的是一个少年涉足繁华,一步一步崛起的励志词。

里面的主角便是寇季。

随后在河西的时候,又写了一首《拜师赋》,写的是在河西拜寇季为师,寇季传授他们为官之道的事

在陕西府任职期间,又写了一首《月夜送小寇公东征》的诗,主要就是表达了一下他送寇季离开时候的心

除了范仲淹以外,像是包拯、苏洵、韩琦、文彦博等,皆写过有关寇季的诗词赋。

柳永当属其中最夸张的。

只要寇季了什么扬名的大事,柳永必然有一首诗词奉上。

从寇季在开封府提携柳永开始,一直到现在,柳永写的关于寇季的诗词,已经达到了三十多篇。

所有的诗词传达的几乎都是两个意思。

不是缅怀寇季对他的提携之恩,就是夸赞寇季如何如何厉害。

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我柳永是寇季的学生,我先生牛

倒不是说柳永在拍寇季马

他就是那么个子。

谁对他不好,他就谁,一首不够就两首。

谁对他好,他就夸谁,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就写一首诗词夸一夸。

总之,如今关于寇季的名诗词,已经能出一本厚厚的诗集了。

其中不乏传世之作。

寇季的名声,注定会随着这些诗词赋,一代一代传下去。

他也注定会成为后世最仰慕的之一。

没办法,学生一个个太厉害,他想不被仰慕都不行。

你名垂青史有什么用?

家寇季不仅自己名垂青史,还教出了一帮子同样名垂青史的学生。

那才是真厉害。

如此物的笔墨,那自然值钱。

寇季不太在意自己的名声,他的学生写了关于他的诗词,也不好拿到他面前求表扬。

毕竟,似李白那种诗仙,才会当着的面赋诗一首,然后让觉得自己了诗,是一件很荣幸的事

寇季一帮子学生,做了跟寇季有关的诗,拿到寇季面前去,想什么?

告诉寇季,你能我的诗,是你的荣幸?

信不信寇季拿大嘴子抽你?

就是因为没在寇季面前求表扬,所以寇季并不知道自己了许多诗词。

更不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成了许多大文豪诗词中的主公。

寇季还在为自己的笔墨过于珍贵发愣,范仲淹却笑眯眯的低声说了一句,“先生是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