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4章 韩地的发展(2/4)

过去的。

剩下的都是投效的。”

寇季假装不相信,质问道:“十几万投效,开什么玩笑,我从没听说过周遭有那个地方有十几万离开。”

梁适迟疑了一下,哭笑不得的道:“不敢欺瞒老王爷,那些都是在海上飘的遗民。有前隋的、有前唐的,他们祖上似乎是前隋和前唐的将士,所以一个个都有兵甲、武艺也不弱。

王爷在海边巡视的时候,他们就冒了出来。

王爷见他们一直飘在海上,居无定所,就收留了他们,将他们归为了民籍。

并且免除了他们两年赋税,还给他们发了罪籍,供他们驱使。

他们中间多残缺的男丁和独身的男丁,所以王爷还给他们放良了一些罪籍子做妻子。

由于他们一家一户太少,所以王爷就将他们两三户编为一户。

他们在落户以后,王爷欣赏他们有武艺,就召了他们充当军卒。

说实话,臣也没有想到,王爷随手下的一步闲棋,随后居然引起了大的反响。

那些落籍以后,见王爷是一个勤政民的王爵,便呼朋唤友的出海,从海上带了不少飘在海上的遗民。

臣更没想到,他们一带就是一年,足足从海上搜罗了近二十多万。”

寇季一脸骇然,“海上居然飘着二十多万,以前我们怎么没发现?数量如此庞大的在海上飘,不可能一点风声也没有吧。

确认了那些经常在海上飘了吗?”

梁适郑重的道:“臣仔细观察过,他们一部分应该是在海上漂过,可还有一部分,应该常年在陆地上。”

寇季眉一挑,追问道:“你的意思是,其中有一部分恐怕来历有问题?”

梁适点道:“臣觉得他们来历是一个谜。顺着海上查了许久,也没有查出什么。”

寇季皱眉道:“二十万,凭空冒出来的?”

梁适沉吟着道:“臣觉得,有一部分应该是韦室以北的地方过来的,有一部分是从海上的海岛上而来。

他们应该一直潜藏在海上和极北的地方。

中间有所往来。

臣翻阅高丽的遗书,发现里面存在着他们往来的痕迹。

他们应该是前唐和前隋的遗民。”

寇季思量着道:“那他们为何造不出来,晚不出来,偏偏这个时候出来。”

梁适沉声道:“寇公说,可能跟韦室外的北地越来越冷有关。”

寇季沉吟着道:“你之前说过,他们有不俗实力,他们完全可以挑一块无主之地,占山为王。

为何之前不显山不露水的?”

梁适坦言道:“臣私底下派问过他们,他们说,他们在等我汉室收复高丽。此前我大宋攻打高丽的时候,他们准备出一份力的。只是还没等到他们跟我们联系,我们就攻了高丽。”

寇季咬咬牙道:“罢了罢了,他们说的是真的也好,假的也罢。我们就暂且信了他们的话。你回回去以后,告诉天赐,只要他们将自己当成韩地的百姓,遵从韩地的律法,我们就既往不咎,接纳他们。

当他们是我们的百姓。

他们若是有异心,那就向狄青求援,让狄青率兵清理了他们。”

梁适点道:“寇公也是这么说的。寇公说,韩地如今缺,所以他们只要是我汉家苗裔,我们就应该接纳他们。

他们的出身,我们不问。

三代以后,无论他们以前是什么身份,都会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韩地

至于他们有没有异心,根本不用心。

寇公说,只要你还在大宋,就没能在韩地掀起风,任何在韩地掀起风,都会被你派遣兵马杀的净净。

所以王爷放心的将他们中间的青壮,全部招募为卒,分派到了各地守卫。”

寇季长长的出了一气道:“祖父说的有理……只要韩地有任何风吹动,我会奏请官家,调遣狄青率领大军长驱直。”

梁适认真的点点

寇季像是放下了什么心事,笑着问梁适,“韩地的耕种、货物的流通,还有新的学馆建立如何?”

梁适听到这些,脸上流露出了笑容,“那些从海上而来的,虽然底细不明,但一个个都是凶,将韩地那些罪籍治的服服帖帖的。

那些罪籍种地可勤快了。

除了韩地原有的良田外,还开垦了近百万亩良田。

今岁咱们去的晚,所以只种了一季豆子。

王爷花钱从趾购了两千多万担粮食,正在供养百姓。

到了明年,只要不出现天灾,咱们必定丰收。

咱们过去的时候带了不少管事,在各地衙门立起来的时候,管事们也带着去各地立了粮行、布行等铺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