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友好协会(3/4)

不等宋云辉提出新的问题,他的话筒就被给抢走了。立德连连挥手,让把话筒递到了他的手上。以勇于救场的英姿闪亮登场,热的赞扬起方的服务体贴微,这才是为客户着想的态度。

“感谢石川岛播磨重工方面的安排,在贵方的方案中,我切的感受到了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的。这种以客户为上帝的做法。值得我们中国企业学习啊。我们有些同志难免有些好高骛远,还没学会走就已经想着跑,若非是本友经验丰富,恐怕又要犯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

立德的位置不上不下,不是中船总部的领导,在下属企业中海西造船厂也算有点地位,正适合做这样的发言。

有些话上面的领导不方便说,就只能是下面揣摩上面的心思,然后代替他们说出来。立德瞥了一眼宋云辉,这个格格不的小小海东造船厂的厂长。未免有些不识好歹。如果上面的领导有引进体系的意思,这些问题又怎么的到他来说?

既然上面始终没提这个话,那他这样做可不就是多此一举、哪壶不开提哪壶。

关键时刻,还要我老来给领导排忧解难哪!立德美滋滋的想着,等到自家的海西造船厂拿到本设备,发展壮大之后就把海东造船厂给拿过来做个分厂,省的我堂堂海西造船厂要和籍籍无名的海东造船厂相提并论。

宋云辉脸色涨红,自己的问题还没有提完,话筒竟然就被抢走。这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几乎就是赤的打脸了。

再加上立德拐弯抹角的说他是“左倾冒险主义”。这个大帽子扣下来,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厂长这话我不能认同,船级社管理体系的建立是软件大于硬件,主要是管理方式与产品规格的改变。光买设备不引进管理、经营的技术思想。这不变成清末张之那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了?事实早就证明,先进的思想才是不断进步的根本,船级社管理体系是达到船级社质量的必要条件,怎么能置之不理?”

“好了、好了,自己同志说话不要那么夹枪带的。张之那是什么,怎么能用来形容厂长。”总部的一位领导终于站了出来。看似是在劝慰宋云辉和立德,可实际上立场偏向却是一目了然:“宋厂长你这个问题还是太过激进,要注意国。船级社体系好是好,可我们哪有那么多才投进去?你问问在座的诸位高工,国内有实施船级社体系的基础吗?”

在座的高级工程师纷纷摇,这些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了,哪有继续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本能的就反对任何技术的变革。可话又说回来,以国企能上不能下、论资排辈的况,有技术革新动力的年轻技术员又无法上位,也真是一个死结。

宋云辉被几乎所有考察团的成员用“你是第一天当领导么”的眼光看着,无声的压力让他面红耳赤,却再也张不开嘴了。

想要在国企这个体系下做点事,什么时候开始变的这么难了啊!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大门突然被推开了。及川光博陪着柴老,两边脸上都带着满意的笑容,施施然的走了进来。

柴老年纪虽然已经很大了,但一马当先看起来竟然有几分龙行虎步的感觉。及川光博跟在他的身旁,虽然身上穿着高档定制西服、又年轻了许多,但却完全沦为了跟班的背景,气势上被彻底的压了下去。

好在毕竟是中国本做客,柴老谦让了一番,让及川光博坐了主位,不至于让他太过难堪。两位董事长齐齐出现在会议室,显然私下的沟通已经结束,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安静。

柴老咳嗽了一声正打算说话,旁边一个始终不怎么显山露水的总部领导突然凑了过来,附在他耳边又是嘀咕了两句。

柴老波澜不惊的向着宋云辉的方向看了一眼,淡淡的点了点

“大家都说说吧。这次的考察有什么感想?”

柴老话音刚落,手上本就抓着话筒的立德仿佛打了血,便频频向着坐在前面的“靠山”使着眼色。两个总部领导先发了言,随即前面的领导里就有点了他的名。

立德连忙站起身来。手上捧着话筒,先是套路的吹捧了一下前面的领导,然后便开始兴致勃勃的说道:“这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本造船业的技术比我们先进太多了,咱们中船要追赶这样的技术水平。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但是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认为在国际分工上,中两国可以实现互补。本技术高,中国成本低,完全可以联合在一起嘛……”

柴老听着笑容满面,时不时的还点点,显然对立德的这个说法很是满意。

立德带,后面的发言果然都向着合作的方向去了。中方出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方出技术、出服务,貌似还真是个双赢的事

只是最后话筒终于又到了宋云辉的手里。在所有的目光注视下,他咬了咬牙,站起身来一往无前的说道。

“中双方合作,当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