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合谋(3/4)

万给kgb,五百万给罗马尼亚。至于民主德国的出价。我们可以提供一亿美元的轻工品给罗马尼亚进行易。”

“一千万!”

“五百万!”

这当然不是有真的喊了出来,不过尼库和科罗廖夫表面虽然不动声色,但内心里却是难免激动。

尼库忍不住咽了唾沫,和科罗廖夫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眼睛里。他显然也看到了熊熊贪欲。只是自己的目光中,大概也不会比对方少些什么。

这一千五百万,甚至还不包括向民主德国支付的易成本?一亿美元的轻工业产品,民主德国绝对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了!尼库自己都能想出很多说辞来,轻工品短缺是困扰华约国家的痼疾。哪怕是华约国家中最发达的民主德国也是一样。大量的轻工品能够极大的缓解德国社会的物资紧缺,卡尔蔡司是为了大局必须做出的局部牺牲……

这可比直接给民主德国现钱还要实惠,有这钱你都未必能买到这么多东西——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罗马尼亚和民主德国的易不可能使用美元,苏联非得炸毛不可。在华约国家内部,上哪找这么多富余轻工品去?再说一亿美元的轻工品,到民主德国国内出售之后,获得的利润那可不止一亿美元。

而留给kgb和奥塞斯库家族的利润也同样可观,就尼库自己能动用的资金,说不定都没有五百万美元。而对kgb来说。一千万美元也是好大一笔收了。1985年苏联从美国进的谷物,一共也只用了三千多万美元而已。

有这么一笔钱,至少能保证kgb的今年都不用去供销商店排队,而是可以从内部供应拿到特价粮食和副产品了。

这对如今kgb面对困境,需要凝聚心的局面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之前还颇有不甘的科罗廖夫,听到胡文海的报价,脸上再也没有一丝勉强。

至于说胡文海,当然是更加兴奋。从卡尔蔡司手中拿到技术资料,和掌握卡尔蔡司根本就是两个层次。

前者不过是他未雨绸缪下的一步闲棋。后者则是能让中国半导体技术未来十年不落后美国的根本保障。

一千五百万美元能拿到卡尔蔡司,根本就像出门捡了块金砖一样。

“我看,我们可以谈论一下,这个项目具体要怎么实行了。”科罗廖夫继承了毛子的粗犷格。迫不及待的说道。

“我可以说服我的父亲,通过外渠道向民主德国提出这个要求。不过德国开始未必会同意,这样的话?”

“这样kgb会联系史塔西,在民主德国国内制造舆论,同时使用一些特殊手段,推进事态进展。”

“卡尔蔡司方面的问题怎么办?只怕他们的管理员和技术员会有意见。”

胡文海这时话进来:“可以和卡尔蔡司的签订协议。我只要五年时间。我们会从中国派来实习流,五年后只要卡尔蔡司的不藏私,就可以放他们离开。他们走的时候,如果中方对教学进度满意,我再拿出一笔奖金。甚至,如果有想去联邦德国,也可以从罗马尼亚去中国中转。”

科罗廖夫张了张嘴,像是要说什么,不过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出来。

在kgb面前公然谈论支持民主德国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潜逃联邦德国,也真是没se了。

但不得不说,这个条件才是真的绝杀。到时候为了能往联邦德国跑路,估计这些卡尔蔡司的科学家们,真的会把自己压箱底的本事都拿出来。

可是谁也不会想到,五年后柏林墙就要倒了,东德的往西德跑根本就不存在障碍。

尼库则是若有所思:“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不光是卡尔蔡司的科学家,应该还有很多会对这个路线感兴趣。”

倒是一直在旁边听的冷汗直流的池秘书这时候说话了。

“胡总,关于东德科学家在中国中转去西德,这个事有些敏感吧?是不是等国内讨论过之后……”

胡文海笑笑,摇道:“池秘书多虑了,这只是个哄的借而已,我怎么可能会做这种敏感的事。五年后大不了赔德国一笔钱,就说政策发生变化好了。”

在场其他三互相看看,心里纷纷呵呵一笑。至于笑的是什么。那就不可说了。

胡文海说的话真真假假,在场各也都有自己的算盘。

池秘书也不是真的想搅黄了这件事,胡文海既然有说得过去的理由,他也就不去追究了。当即拾遗补缺道:“我看还得再搞个中罗科技流计划。应该现在就抓紧搞起来。我回去之后就联系外部,多选择几个领域展开合作,掩饰在罗马尼亚卡尔蔡司里出现中国的原因。”

“这个主意好!”胡文海大点其,甚至还发散了一下:“也不用当做是掩饰计划,就按照真的来!罗马尼亚脆可以向民主德国的其他科学家发出邀请。做一个为期五年的流访问。”

至于说访问结束之后会去哪,胡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