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踹一脚(2/3)
立刻就是一场地震吧?”
“哦,赵董事长对国内很有了解。”胡文海点
:“这几年政策确实在不断摇摆,可开放的大势在我看来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了。”
“恕我直言,大陆再怎么开放,对资本的态度也不会像美国一样。”赵锡成的语气也很坚定。
“没错。”
胡文海的赞同让赵锡成有些兴奋:“那胡总何不到美国来,以你的能力和资本,结合华
商圈的势力,我们或许可以向着财团化迈上一步……”
美国财团的特点就是“军工复合体”,它和所谓的“煤铁复合体”可不一样。煤铁复合体是一种工业布局,传统工业在资源和能源整合形成的产业基地。而军工复合体,则是一种权利整合的结构。
美国
所说的军工复合体,是由军队、军工企业和部分政客组成的庞大利益集团。冷战中紧张的国际局势导致美国把大量的资源投
到军事工业,进而使得这个集团迅速膨胀起来。而在冷战之后,美国去工业化、美元和美国全球霸权的基础,就变成了美国举世无敌的军事力量。军工复合体自此成为了美国的立国根基,变成了它统治世界的基础。
军工铁三角再加上金融投行,这就是美国财团力量的由来。然而美国所谓的十大财团,没有一个是属于华
的。
在赵锡成和他所在的高层华
圈子看来,胡文海的存在无疑可以极大的弥补华
组建财团所缺乏的力量。
首先胡文海有强大技术实力,他手里的每一项技术几乎都是价值连城。其次他有军工发展的敏锐目光,就连休斯和雷公司都
受威胁,格鲁门公司与其关系密切,据说更是
参与了中国军队的技术革新进程。最后他有雄厚的资本,中铁建投银行在中国的成绩,虽然与中方的支持密不可分,但也证明了胡文海本
的投资眼光。
除了缺乏军队的支持和政府权力,胡文海俨然就是走在形成军工复合体财团的道路上。
胡文海轻轻看了他一眼,摇了摇
。赵锡成的个
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福茂集团更可以说是华商中的翘楚。然而有些事
,对他们来说毕竟还是缺了一堂课。
“请恕我直言,如果赵董事长的想法、或者说你们这个圈子的想法是这样的,那就有些太……幼稚了。”
赵锡成1949年从
大毕业,当年就上船跑到了美国。可想而知,他是一个很“老派”的
。个
能力突出,但是成长的环境已经注定了他不敢依靠自己以外的力量。
不论是49年以前还是49年以后,赵锡成并没有体会过身后站着一个强国的感觉。
这些当年从大陆跑出来的
,或许个
能有一番成就,在世界观上却难免是缺课的。
“我和赵董事长的想法不太相同,我认为将会取得不亚于美国的成就。”胡文海将手上的酒杯放下,凭栏远眺:“华
如果背后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就没有底气在政治上索求权力。这和黑
不同,黑
是没有‘祖国’,更没有可以称道的本民族文化,可华
有。黑
到了美国,他们就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美国
。华
呢?看看华
在美国社会存在的玻璃天花板,这个道理我想赵董事长的感受会比我更
。”
“但如果华
背后多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美国更不可能让华
进
核心权力圈。在美国,华
永远只能做二等公民。任何伸向上层权力的触角不仅是不可能的,更是相当危险的。”
“在中国或许有一些暂时的困难和局限,但一切成就都属于我们自己,而不需要别
施舍。”
“相比于权力和财富,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
胡文海说完,转身看向赵锡成,摇
道:“何况,赵董事长觉得,美国就真的那么好?我看未必。美国经济是相当脆弱的,看起来繁荣的表面,根基其实早就已经不堪重负了。”
“胡总这话是什么意思?”赵锡成被吓了一跳,有些不敢相信:“如今美国经济相当繁荣,就业率和开工率都很不错。经济泡沫虽然有,但绝说不上是脆弱吧。”
这话如果换个
说出来,赵锡成只当是痴
梦话。但在胡文海嘴里说出来,却足够惊心动魄了。
哪怕赵锡成对美国经济拥有强大的信心,却也要反复思虑是不是自己太过疏忽,难道美国经济真的已经走到了悬崖边缘?
可从各项指标看来,美国经济现状都堪称健康,社会上经济发展平稳,经济繁荣绝对说不上是表象。
胡文海笑笑,没有多做言语。此时通往阳台的楼梯间已经传来一阵脚步声,留给他们两
说话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我在美国大概会停留一两个月的时间,如果赵董事长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美国
市。这两个月里,我会试着踹美国
市一脚。到时候对美国经济,你就会得到一个答案。”
胡文海话音刚落,秦凯就已经从楼梯间里走了出来。
秦凯站在门旁,没有急着过来:“胡总,下面已经安排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