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战斧折戟(3/3)

反而是更加偏离了预定位置。gps信号并没有丢失,而是传达了错误的信息,这一点非智能的战斧巡航导弹根本没有发现,仍然按照几分钟前的gps信号进行了最后校正。

抵达格达地区的巡航导弹,大半都因此丢失了目标,只能在周围随便找个目标,一扎了下去。

而剩下一些巡航导弹则及时找到了参照的城区地形,然后打开了末端确制导的“数字场景匹配区域关联制导系统”,实际上也就是通过红外d摄像,对末段周围的目标进行场景匹配。根据与预定攻击目标的卫星图像进行比较,来确定究竟对末段的哪个建筑物进行攻击。

然而在胡总留下的大量伪装工具面前,格达城区竟然有一夜换新颜的趋势。

倒不是变的更漂亮了,而是萨达姆在知道了巡航导弹工作模式之后,脆一狠心,对格达一些重要地点附近的地形进行了“为修正”——拿炸药炸平了事。

不等美国的导弹过来,重要目标周围的影像就已经被改变了。90年代的战斧巡航导弹里配备的计算机,可没有什么智能识图能力,比百度识图差了好几十条街的距离。

此时格达重点地区的影像,不论是红外特征还是边缘识别,更不用说卫星图像匹配,这些技术手段都已经严重不可靠了。

结果就是剩下这些巡航导弹,只有寥寥几枚达成了它们的使命,击中了预定目标,而造成的损失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不等敌来临就亲手炸掉自己的首都,这种事也只有萨达姆能够做到了。

就这样,海湾战争的第一场攻势的战术目标,美军几乎全面产。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施瓦茨科普夫面前,接下来这场战争要如何进行?

正在起飞的机群是否仍然按照既定计划,对伊拉克严密的防御体系发起攻击?美军做好了,承受更大伤亡的准备吗?这些问题,随着华盛顿打来的一通电话,全都有了一个答案。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