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大宋出蓝翔(2/2)
好古叹了气,“不过军器监里面的兵器质量的确堪忧,想要好的也没有啊。”
赵佶点点,他也知道一些军器监武器不大堪用的事
。他想了想说:“昔
太祖在朝时,每隔十
就要亲自抽查兵器,难道朕也要这样做吗?”
你就是这样做也没什么效果!武好古心说:赵匡胤打了一辈子仗,是能临阵冲锋的官家,兵器好坏他一眼就能看出来。赵佶哪儿来这种眼力?赵佶的眼力都在书画文玩和身上……
“陛下,倒也不需要。”武好古道,“军器监、群牧监这些衙署不得力主要还是伎术官的问题。现在翰林四局中的书艺、图画就很好啊,待诏的水平比起国朝初年还是有所进步的。如果军器、群牧等监中也有高水平的伎术官,兵器和马匹的质量就不会那么差了。”
“本朝文治的确鼎盛,”赵佶点道,“而武略的确略逊于汉唐,在打造兵器和蓄养战马的本事也不如前朝。”
这其实有市场导向的原因。宋朝书画文玩的价格高,市场大,自然能够吸引到足够的从业员,
益求
,磨练技艺了。
而宋朝的武器市场规模虽然不小,但是要求很低——因为经济条件较好的官员子弟、世家子弟和大地主的子弟几乎不会从军,对品武器的需求也就少了。
赵佶又道:“对了,你的老师苏东坡前上了个《乞准民间办伎术书院疏》,好像就是说这事儿的。”他想了想,“要不就先办个打造兵器的书院试点则个,只是有
肯来读吗?”
有没有读的确是个问题,学而优则仕早就
心了。而工匠技艺自古也是
耳相传,极少有通过学校传授的。不现在最大的问题,还不在于有没有
来读。
武好古笑道:“有没有肯来读是后话了,当下的问题是这种书院怎么开起来?要设立多少科目?课本要怎么编写?老师又要到哪里去请?要安排多少课堂教学和工场实习……需要摸索的东西太多了,若是没有个章法,就算朝廷鼓励,民间也不知道要如何开办,现在朝廷自己也开不了伎术书院,何况民间?
所以臣就想在界河商市试办器械学堂和畜牧学堂,现在开个修械所也可以为开器械学堂的先行探路。”
“修械所,器械学堂,畜牧学堂……”赵佶笑道,“大郎你的界河市舶司管的事可真是越来越多了。”
这话若是西军的那些将主听了,或许老心肝儿都要抖三抖了,可武好古却是浑然不当回事儿,只是笑道:“不管不行啊……现在高丽和
真
就要开战了,一旦决出了海东霸主,接下去怕就是辽国的大难了!陛下要建盖世之武功,就得抓住机会。臣现在不做准备,将来如何为北伐大军输送器械、粮饷、战马和船只?
打仗,其实就是打后勤,打物资啊!”
听武好古怎么一说,赵佶的马上起来了。他的文治已经前无古
了,若是武功再能跟上,那可就是十全十美的君王了。
“大郎,”他看着武好古,“你真有办法收复全燕?”
武好古笑着:“陛下,臣可不能上阵去厮杀,也不会带兵练兵。不过臣会经营,能把界河商市经营起来,还能攒起一大笔钱。到时候总能做到后勤不乏,物资不缺,还能用高价替陛下买来几万燕云壮士。这样陛下只要派遣十万府兵,几员良将,就一定能恢复全燕了。”
武好古是不会打仗,但是他的“银弹”、“弹”可不比后世那位蒋校长差。
“好!”
赵佶非常满意,武好古的办法听上去是最靠谱的,也不会出那种桀骜难治的功臣。他举起酒杯,大笑道:“大郎,朕先敬你一杯……界河之事,你放手为之,朕给你便宜行事之权!待得来北伐,朕就让你当主帅,这封王的功劳,只给你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