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素彩龙纹玲珑瓷碗(1/2)

“不错?这可不是不错那么简单!

这是子冈牌,而且不是普通的子冈牌!”老冯嘴角上扬,脸上露出一丝自得的笑意。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张俊平一听这话,心里暗道:得,这老冯是个懂行的,不好糊弄。

得亏有个败家儿子,不然这些东西,老冯绝对不会拿出来卖。

心里如是想着,嘴上却说道:“哦?不是普通的子冈牌,冯大爷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是子冈牌我自然知道,这玉牌是和田白玉雕琢而成的,玉料不错,但也不算是极品料子。

不过,这雕工,圆润浑厚、浑然天成,您是想说这是陆子冈大师亲手雕刻的真品子冈牌?”

子冈牌有两种含义,一种自然是陆子冈大师亲手雕刻的玉牌,被称作子冈牌。

还有一种含义,就是对这种类似的玉牌的一种统称,子冈牌已经不再仅限于陆子冈大师的作品,而成为一个玉雕类别。

“这是陆子冈亲手雕刻的子冈牌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我要说的是,这块子冈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子冈牌,你看到上面铭刻的字了吗?

在建国前,有一个江湖组织,叫做匠门,是一群技艺湛的工匠聚集在一起成立的组织。

其首脑物之一就是大名鼎鼎的陆子冈,还有其他几位当时享誉世界的大匠师。

匠门又分为金木水火土五个堂,这块子冈牌就是木字堂的令牌。”老冯带着炫耀的语气对张俊平说道。

“匠门?没想到古代居然还有一个匠组成的组织,真是长见识了!”张俊平一副开了眼界的表笑道。

“古代虽然讲究士农工商,工只排在倒数第二位。

但,实际上,工匠的生活要比排在他上面的农民要好很多。

有句老话叫做,荒年饿不死手艺,不是没有道理的。”

通过两次接触,张俊平发现,这老冯不简单,不是普通的老,更不是那种被热血冲昏脑的红^o^卫╭(╯e╰)╮兵。

不然也不会有意的去收集这些古玩意了。

介绍完子冈牌,老冯又从文盒里拿出一件瓷器。

张俊平一看这瓷器,眼睛一下眯了起来。

这是一只素彩的龙纹玲珑小碗。

看龙纹的特点明代的物件。

龙纹在古玩鉴定中也是断代的一个重要依据。

龙作为古代皇帝的象征,每一个朝代的龙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比如,元代的小,龙身子细长,而明清的龙身体粗大,龙硕大。

又比如明代流行四爪龙,清代则是五爪龙为多。明代龙的毛是一束束的疏毛,下颚多有两束或三束的疏须。

清代龙的发多而蓬,飘向脑后,甚至额下都长满胡须。

眼前这只素彩龙纹玲珑小碗上面的龙纹就是典型的明代风格,龙硕大,朝气蓬勃,苍劲有力。

张俊平端详素彩龙纹玲珑小碗的时候,老冯又从里面拿出一只同款小碗。

张俊平的眼睛猛的睁大,居然是一对明代龙纹玲珑小碗。

玲珑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玲珑瓷就是在瓷器坯体上通过镂雕工艺,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然后在孔中填特制的玲珑釉,烧成后这些孔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观,被喻为“嵌玻璃的瓷器”,由于玲珑瓷的孔多呈米粒状,所以又名“米通”。

玲珑瓷集高超的烧造技艺和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

玲珑瓷工艺湛、工序复杂。从产品设计到烧成,每道工序的员都需工细作,如有不慎,将前功尽弃。

这一段时间张俊平在图书馆可是没有白过,他仔细研究过各种文献史料中关于各种传统手工艺的记载。

其中就有对玲珑瓷的记载,根据史料记载,玲珑瓷烧成的成功率极低,供皇室专用陈设瓷的一级品只有约十万分之一左右。从玲珑瓷产品设计到烧成的各个工序中,玲珑瓷器往往会出现玲珑凹眼、瓷器变形、裂纹、斑点、落渣、色斑等等缺陷,玲珑凹眼的缺陷最为显著,瓷器变形的缺陷次之;达到无任何缺陷的一级品少之又少。

能够保存下来,并流传到今天的玲珑瓷就更为稀少,因为这种瓷器,不管是艺术价值还是收藏价值都非常高,是一种极其珍贵的瓷器,说是国宝级瓷器一点都不为过,论价值,这一对素彩龙纹玲珑碗瓷还要超过那枚子冈牌。

但是张俊平并没有像看到子冈牌一样冲动,而是很平静的看向老冯

这是问他,能不能上手。

老冯也没有说话,伸手示意了一下,表示尽管上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