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一寸缂丝一寸金(1/2)

鉴定龙袍,首先看到就是材质,其次是龙袍是否符合规制,再次才是做工。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皇帝的礼服按照正统的说法不能叫龙袍,但是在民间,皇帝穿的衣服都叫龙袍,书里也就随大流,都以龙袍当名字。)

皇帝的龙袍,用料非常考究,使用的都是极品缂丝缝制而成的。

缂丝本就是传统丝织品中的皇族,极品丝绸。

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

被称为织中圣品,龙袍上面的龙纹、山水纹,月星辰全都是用丝线以“通经断纬”的织造法编织出来的。

这才是缂丝的珍贵之处。

而皇帝的龙袍,皇后的凤袍全部都是用缂丝缝制而成的。

所以,鉴定龙袍凤袍,首先看材料,只要不是缂丝,那就是仿品。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溥仪第二次,第三次登基,龙袍都不是缂丝。

那个时候,溥仪已经没有钱,也用不起缂丝制作的龙袍。

“冯大爷,你这龙袍我收了,多少钱肯割?”张俊平小心翼翼的把朝冠、朝服放进宝箱里,笑着问道。

“一个数!”老冯伸出一根手指道。

“这老滑,还玩起来机锋。”张俊平心里暗道。

老冯伸出一根手指这大有学问,往往物主对物品价格不是很确定的时候,会有这一招。

伸出一根手指,可以是一千,也可以是一万,十万、一百万甚至是一千万。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试探买主的底线。

张俊平自然不会上当,直接给出一个低价,“一万?”

“咳咳咳!”老冯被呛了一下,剧烈咳嗦两声才开道:“一百万!”

“一百万,冯大爷您自己留着玩吧!

虽然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可这只是溥仪三岁登基时的朝服。

而且清晚期,国家混,民不聊生,清王朝已经没落,这朝服制作也不如清早、中期的致,不值这个价。”张俊平摇道。

这要是康雍乾的龙袍,一百万张俊平也就认了,可这只是溥仪的,真不值这个价。

“你愿意出多少?”老冯问道。

刚才在一百万,自然也是老冯在漫天要价。

“这件宣德炉加这套礼服,我一共给你五十万……港币!

行,我给你开支票。”张俊平收起笑容,很郑重的说道。

“……”

老冯脸上露出犹豫不决的神色,张俊平给的价格有些低,但是也在他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属于,卖了心疼,不卖也心疼的一个价位。

“冯大爷,凭您的见识、学识,还有气魄,留在国内实在是埋没了。

这要是去了香江,那就等于是挣开枷锁走蛟龙,从此以后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这点钱对您来说,都是毛毛雨。”张俊平看出老冯的犹豫,开劝道。

也许是张俊平的劝说起了作用,也许是别的原因,老冯最终还是接受了他的报价。

又开了一张支票给老冯,然后让他找来纸币,手写了几份易协议,让老冯签字按手印,算是留个证据,证明古董的出处。

“张爷这字,比那些书法大家一点不差……”老冯一边签字按手印,一边讪笑着奉承道。

收好协议,张俊平和老冯打开房门,走出去。

“爸……怎么样?”老冯的儿子看到两出来,忙开问道。

他早就等急了,要不是担心惹怒了老爷子,早就冲进去了。

老冯点点,拿出一张一百万港币的支票给儿子冯永久看。

“爸!这是真的吗?”冯永久有些怀疑的问道。

“废话,张爷是什么?怎么可能坑我们?”老冯大声训斥道。

张俊平在一旁看着爷俩在那表演,笑了笑没有说话。

“张爷,收获如何?”

张俊平笑着点点,对金永顺道:“金爷,还要麻烦您,去街打个电话,让厂里派几个保安过来。”

“好!”金永顺也跟着高兴,重重点点,转身去打电话。

这是应有之意,这院子里的东西张俊平都买下来了,自然要安排看着。

他不会拿价值连城的古董去考验老冯爷俩的品。

话说这爷俩也没啥品可言。

“张爷您先喝茶,我去找个车,把衣服被褥啥的拉走。”老冯笑着和张俊平打了个招呼,然后也跟着金永顺的脚步离开院子。

只留下张俊平和老冯的儿子在院子里。

老冯说是去找车,其实是跑去银行查验支票的真伪。

刚才话说的漂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