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朝天子 第一百零七章 七日(请求月票支持)(2/4)

他的

然而他必须为自己的下属,以及不在京都的那些合作者们的生命安全考虑,所以他不能给宫里任何跟踪自己,从而按图索骥,清扫自己真实根基的机会。

监察院院长的职位被夺了,并不能影响范闲通过那些忠诚于自己,忠诚于陈萍萍的官员,重新掌控监察院实力。而如果朝廷真的通过范闲这条线,将他一直隐在幕后的那些班底一网打尽,范闲再想和那些离庙堂极远的势力联系起来,难度就会大很多。

所以范闲的动作很小心,他的小心表现出来给世看,却是一种蛮不讲理,格外血腥的杀伐决断,因为当陛下夺除范闲监察院院长一职的旨意传遍京都后不久,紧接着便传来了小范大再次对范府外的眼线大网下手的消息。

这一天范府外死了二十余

第二宫里下旨,夺除范闲内库转运司正使一职,正式地将庆国倚为国力根基的内库宝藏从范闲的控制下剥了出来。

当天夜里,范闲再次出手,将范府周边以井字形存在的街巷里的物扫了一遍。

第三宫里下旨,范闲被严旨训斥,一等公的爵位被直接裭夺,一掳到底。

……

……

之后,南庆最光彩夺目的年轻权臣身上所有的官职被无的旨意夺除一空,忆江南,龙抬时,那个从船上踏下来的年轻钦差大臣前面一长串的前缀,到如今一个也没有剩下来。

从今起,范闲回复了白身,甚至比上京赶考的进士秀才更加不如,他没有任何官职,任何名义上的权限,没有俸禄。当年春闱时曾经兼的礼部差事也被宫里记了起来,太常寺那个极为尊贵的正卿职位也被夺除。

范闲身上唯一剩下的,就只有太学里的教习一职,也是降了三等,但不知道为什么,皇帝陛下没有将这个职位也夺了去。

这七天里,皇宫与范府之间就像是一条传输带,传输着陛下平静而冷漠的旨意,传输着一道道令心寒的旨意,每一道旨意下面,范闲身上的光辉便淡了一层。

京都官员百姓的目光都注视着范府门前的这条道路,从那秋雨法场之后,他们都知道这条道路一定会非常繁忙,但他们没有想到这条道路竟然会繁忙成如今这种模样。

没有想到陛下对小公爷的处罚竟是如此彻底严重,也没有想到范闲竟然生硬如此,连着抗了七天,却还是没有宫去请罪。

所有都看着范府,等着这场陛下与他私生子之间的冷战会朝什么方向走去,究竟是陛下震怒之下,脆缉拿范闲狱,还是范闲抗不住这道道旨意,最终服软。

然而即便如今的范闲只是一介白身,可是京都的百姓依然习惯在茶余饭后津津有味的闲谈中称其为小范大,那些躲在各自府内紧张旁观此事进展的官员们则依旧习惯称其为小公爷。

因为他们都知道,就算如今的范闲已经被陛下贬成了一介民,可是只要他不死,不狱,他依然随时有可能成为一之下,万之上的那位大物。

没有敢轻视范闲的存在,甚至出乎很多官员的意料,范闲明明触犯了无数庆律,无视朝廷,而且杀了那么多的,可是在民间的议论中,依然没有生出太多对范闲不利的言论。

在陛下与范闲的这场战争之中,庆国第一次出现了舆论并不全然在宫里的奇怪状态,或许是因为范闲虽然在范府外杀,但他做的并不夸张,除了第一和第二之外,他的杀气已经收敛了极多,而且他杀的都是宫里派出来的眼线,和普罗大众又有什么系?或许是因为很多京都百姓,曾经看见过那一场秋雨中,范闲抱着陈萍萍尸首痛哭憔悴的模样,下意识里生出几分同来。

类的绪本来就是这样古怪,前一刻或许还在叫好喝彩,下一刻或许就开始沉默缅怀,千古以降无数法场上,无数死亡面前,其实都曾出现过这样的进展。

但真正能够让一介白身的范闲,依然拥有不少民间议论支持的根基,还是在于他这些年的所作所为。那些光辉的旧事不需要一件一件地提出来计算能量,也不需要去管陈萍萍当初利用监察院八处,为范闲做了多少事,事实便是如此,自从数十年前带领庆国铁骑踏旧朝河山,生生开辟无数疆土的皇帝陛下之后,南庆唯一能够称得上偶像物的,大概也只有范闲一个了。

如果是在江南,或许范闲能够获得的民间支持还要更大一些,因为毕竟他在那里经营的最久,而且林婉儿打理的杭州会这些年不惜血本地抚恤民众,早已代替明家,成为了江南贫苦百姓和士子心目中最光彩的名字。

毕竟身在京都,皇城根儿下的子民们就算偏向范闲,可也不可能做出什么事来,所以归根结底,这场战争,终究还是范闲和陛下两个之间的战争,就如同御书房里那场战争一样。

……

……

后一切未定,天下不太平,范府外依旧是秋风阵阵,间有细雨,然而在范闲如杀神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