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讲课(2/2)

一会,就见王扶霖扶着老先生进了屋,在沙发坐定。

邓云乡七十了,气有点喘,喘匀了才缓缓开

“大家都知道,《红楼梦》是无朝代可考,曹雪芹刻意模糊了年代背景,甚至地理区域。比如贾府的所在地,究竟在南方,还是在北方,至今仍有争论。

曹雪芹想将真事隐,但在很多生活细节上是隐不了的,尤其是里面的民俗礼节。比如衣食住行,祭祀访友,灯谜戏班等等,我们抽丝剥茧,还是能看出不少端倪的。

今天我们不讲复杂的,就讲问候礼。”

他喝了水,继续道:“其实红楼梦反映了很多旗礼节,如第九回,贾政问跟宝玉的是谁,外面进来三四个大汉,打千儿问安……”

说到这,邓先生撑着沙发站起来,王扶霖连忙虚扶着,就见老先生亲自示范,“左腿抢前一步,屈右腿半跪,右手半握拳下伸,这就叫打千儿。仆见主时用的,典型的旗礼。”

“……”

许非见状,不由心中一动,除了记笔记之外,刷的撕开一页纸,寥寥几笔,就画了一张速写。

陈小旭歪看,一个简单生动的古怪小,右腿半跪施礼,正是老先生示范的动作。

她眨了眨眼,写了张纸条甩过去。许非一瞧,“这个法子好,清晰明了,下了课好好画画,让大家也学学。”

“得您夸奖真不容易。”他回道。

陈小旭扭过,不再理会。

“还有三十一回,湘云到来,众姊妹请安问好。请安是如何请呢?按汉礼法,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半握拳,放在胸以下,上下动一动,这叫万福。

按旗礼法,双手平放膝上,弯膝碰一碰身躯,这叫请碰安。

那到底是万福,还是请碰安呢?曹雪芹没有明写,你们自己考量。

这些都是问安礼,并非正式的大礼,大礼就是跪拜磕。最生动的便是六十二回,平儿给宝玉拜寿,你们看看怎么写的……”

有的忙着翻书,邓先生却没有任何稿,直接道:“平儿便拜下去,宝玉作揖不迭;平儿又跪下去,宝玉也忙还跪下,袭连忙搀起来;又拜了一拜,宝玉又还了一揖。”

他冲着王扶霖道,“这段一定要注意,先万福,男先作揖,然后才跪下磕。一揖,一跪一磕,跟着又一揖,这算完成了。

千万别加打千儿,那是旗的常礼,随便的,真要拍出来让笑话。”

王扶霖连连点,邓云乡又叫:“周领啊,周领?”

“这呢!”周领稍稍站起。

“还有一点,我上次看你写的有个段落,磕翘起来,那是不对的。磕,表示完全臣服,非常谦卑下贱的一种行为,红楼梦纵观全书,没需要这种,一定得改了。”

“记下了!”周领忙道。

邓先生的语速很慢,声音也低,满屋子雅雀无声,就怕漏听了一个字。数十双眼睛注视着前方,只有轻细的书写声,和录音机的沙哑转动。

“……”

来此十余天,许非最喜欢的就是上课。

周雷,胡文彬,邓云乡,后面还有朱家溍,周汝昌,蒋和森,吴世昌,启功等等。没有任何酬劳,剧组窘迫的也出不起一辆车。

这些年过半百的老先生,都是自己坐公一路赶来,中午留顿饭,再坐着公回去。

“优先放了个外任,不妥,那时候不这么说,应该是仅先放了缺。”

“瓦败冰消,不妥,改成瓦解冰消……”

一个字一个字的给你推敲,一个逻辑一个逻辑的给你讲授。大家清楚机会不易,有些学历不高,听不太懂,但也满纸记下,回去借了录音机,再自己慢慢琢磨。

年轻二十来岁,正是活泼好动,但唯有上课时,最为严肃认真。

这便是这个年代做学问的,也是这个年代听学问的

后来呢,后来哪有这样做学问的,又哪有这样听学问的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