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零章 人总要给自己找点事情做(上)(1/2)
杜荷终于知道发生什么了,庄户们变的如此热,全都是因为当初的一次良心发现。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数百贯钱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并不算什么大钱,买些鸭,
给庄户们来饲养也是参考了后世农村合作社的做法。
没想到,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庄子上已经有了显著的变化,首先是有了副食,鸭家禽每天或多或少都会下蛋,庄户们除了拿来还帐,偶尔还能有所剩余。
那些留下来的蛋,或是被孵化成幼崽,或是进了自家娃娃的肚子,或是被拿去市场换些钱粮补贴家用,总之起到了不小的做用。
而家禽本身也是可以卖钱的,毕竟当初让庄户们参与养殖计划的时候已经有约定,主家只要蛋不要鸭。
养了家禽,庄户们尝到了甜,第二年自然变的心甘
愿,少的养上七八只
鸭,多的养上二、三十只,等到了年底的时候,又是一笔不小的收
。
渐渐的,养殖业在庄子上越办越火,再加上这几年风调雨顺,粮食年年丰收,家里倒也不缺养养鸭的那点杂粮。
“不错啊,这事儿崇叔办的漂亮,都是咱们自己庄子上的庄户,没什么里外,庄户们子过的好了,咱们主家也能轻松些。”对于对崇,杜荷不吝夸奖,当着一众庄户的面直把他夸到天上去了。
“二公子,您要再这么说,老朽可真就无地自容了。当年要不是您一力坚持,怎么庄子上怎么会有今天这么繁华。”随后赶来的杜崇老脸都笑成一朵花了,得意的样子让看着就来气。
繁华说的有点假,充其量也就比以前强了那么一丢丢,一天该吃两顿还是吃两顿,每顿该吃糜子还是吃,就是比平时多了一点副食,看着以后多少有些奔而己。
但这样已经让很满意了,平
百姓,要求其实没那么高,也没想着天天锦衣玉食,那就不是良善
家能过的
子。
如今的庄子,家家有有鸭,有些
家还养了羊和猪,等到过年的时候卖了,怎么也能换回几贯钱。
钱啊,以前一年下来,全家能存下几十文钱就很了不起了,现在竟然多的竟然能存在几贯,还想怎么着。
杜荷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其实很多事都有两面,当初看似投了不少钱进去,真要考虑成本的话,直到现在可能都没收回十分之一。
可话说回来,这些钱就算不投进去,也省不下来,庄户的子过的不少,做为主家难道还真能看着庄户们饿死?最后还不是要贴钱进去。
借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话说,授以鱼不如授
以渔,贴钱的方式就是授
以鱼,救一次,救两次,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
而带动庄户们搞养殖就不一样了,虽然投很大一笔钱,但是却从根本上解决了庄户们的后顾之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算一算就算不能收回成本,其实也并没有亏。
这就是杜荷当初为什么一力坚持要投钱办养殖的原因,如今时间过了将近两年,成果显著,今年一年,没有任何一家庄户把子过到需要救济的地步。
不过,这些话杜荷全都放在了心里,没有对任何说,明白的
自然会看明白,不明白的,解释了也没用。
回到老宅,外面的庄户也都散了,该嘛
嘛,毕竟庄户也有自己的事
,不能天天转着杜荷打转。
“崇叔,我听小十七说咱们又开了几十水泥窑?”喝着丫鬟小米泡好的茶水,杜荷对跟进来的杜崇问道。
“是的,前些子二公子一直在休息,所以老朽就没有说。”杜崇有些忐忑,因为杜荷问话的时候脸色并不是很好。
“嗯,开了也就开了,算不得什么大事。”杜荷摆摆手,示意杜崇坐下:“崇叔,我打算将水泥窑搬出去,搬得远一些,最好是搬到龙首原西面那片荒山下面,你觉得如何?”
“搬家?为什么?”杜崇愣了一下,急声说道:“二公子,眼下长安城水泥的需求量极大,如果把水泥窑搬去龙首原那边,仅运费怕是就要翻上两翻。而且工上工也需要走很远的路,得不偿失啊。”
“不搬才是得不偿失。”杜荷抿了一茶水,缓缓说道:“我回来的时候从水泥窑那边过了一下,老远就能看到那边乌烟瘴气的样子。崇叔,水泥窑的污染太大了,再继续这样发展下去,早晚有一天会影响到长安城,到时候再想搬家,只怕比现在还要麻烦。”
污染环境是什么鬼?!
杜崇吃惊的看着自家二公子,一脸懵,这年
儿发财才是正道,谁会考虑环境,再说不就是一点点灰么,大风一吹也就散了,就算吹不散,都是土里刨食的庄稼
,谁还不吃几两灰。
“二公子,您看这事儿要不要跟其他几家商量商量,毕竟搬的远了,会影响一些收益。”纠结了老半天,杜崇总算想出了一个不算理由的理由。
杜荷却摇说道:“不用,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