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对症下药(下)(2/3)
做总督的,一定要能弥缝两下关系,不能让任意一方太过强悍。如果商贾太强,边军可能就要出子。如果边军太强,自己能够养活自己,那朝廷又怎么控制他们,保证这些
不会造反?所以不能让边军吃得太饱,也是一种手段。这是
爹当年一直跟我说的话,我始终记着。在这片地方,商
的权势远比别处来的大,关键就在于他们手里有粮食。边关的粮价,由这几个大商贾说了算,而他们肯拿出多少粮食,往往决定了边关是否太平,也决定了总督能否待的住。偶尔他们会低价出粮,但是代价就是要做一些不怎么见得光的生意。吴石
那些
虽然也做这种生意,但是和那些大商
比差的太远了。”
“如果不让他们做生意,或者靠着自己手里有武力强行压制,结果就会非常可怕。他们可以拒绝承运粮,那结局就是九边崩溃。大明朝最强大的屏障,会在极短时间内崩解,这个结果谁也承担不起。”
三娘子回忆着吴兑的话,自己也有感触。“边塞是虎狼窝。在这里没有是善类,也没有
是天生的妖魔。无非是要活下去,就只能如此,要么吃
,要么被吃。把任何
当成无辜,最后都是自己遭殃。其实就像妾身一样,为了生存下去,也会允许自己的部落袭击消灭其他部落。榷场卖的东西太贵,或是
易量太少,不能让我们满意时,我也会默许一些部落骚扰边墙,劫掠村庄,直到朝廷退让为止。而边军为了立功,为了向朝廷证明自己的存在,也会主动挑起战争,或者故意打败仗。一是可以把贪墨的兵器盔甲或是虚报的员额冲掉,二是可以向朝廷要银子,否则就不再打。大家生活在这里,本就是苦命之
,指望苦命
的慈悲,是指望不上的。”
往里与大明官员
往,三娘子绝不会掏心掏肺,这些话更是只能藏在心里。可是面对范进这个书生,她却本能地想要对他说出一切。她有一种预感,自己对他越真诚,他回报也会越多。她愿意信他。
范进点道:“我明白。吴老的话说的有道理,做官就是要学会平衡,而不是一味扶持一方。边军也好商
也罢,各自有各自的不易,各自也有各自的罪孽。单纯说谁好谁坏没意义,只是看是否过分。这些大商
手眼通天,而且负担着九边的军粮运输,不能单纯把他们看作坏
。就像边军,不能盲目看作好
一样。不过不管怎么说,商
就是商
,我们防范边军,是因为边军一旦得势,就可能生出不臣之心,行大逆不道之举。而商
如果因为自己的某些利益问题就可以驱逐督抚,同样是
坏了尊卑上下,坏了这个天下的规矩。”
“话虽如此,但是你能拿他们怎么样呢?除非抓住他们支持辛的证据,否则拿不到把柄,一切都是枉然。可是谁又能去拿他们的把柄?这些年下来,大商
和军队早已经互为表里,派出去搜捕的部队还没点好兵,商
那里已经得到消息,保证什么都抓不到。自从俺答病危榷场中断,辛
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物资,而我这里却什么也得不到。这就是商
的力量,他们可以策划一场封锁,打出的旗号是为了保护大明,实际上只是为了他们自己的野心。”
“辛成为大汗之后,必然会发兵来攻,那些商
难道不会受害?”
“他们之间早有默契,辛还要指望他们提供物资指引路径,自然不会加害他们。相反,辛
掠夺来的很多物资,都要通过这些
来处理,还能让他们发一笔横财。再说,这场仗打完以后,朝廷为了安抚辛
,肯定会开放更多的榷场,对这些商
来说,榷场越多,利益就越大,他们自然希望快点打仗。而且前两年边关来了很多外地商
,让本地商
感觉到了压力。他们需要让
知道,边地是个危险的地方,把那些商
吓回去,才好方便自己控制这里。”
“那他们就想错了。如今江陵相公当国,那可不是个会被武力吓住的。如果辛
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贸易的机会,结果只能是榷场全面关闭,大家回到过去的态度。大不了继续打下去就是了。”
三娘子摇道:“那样不是打下去,而是我们土默特部落会灭亡,图门汗将吞并我们,实现他祖父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一统
原,成为天命大汗。”
她用那双桃花眼看着范进,认真说道:“土默特不能灭亡。这与我的身份无关。现在我是以一个大明臣属的立场在说这件事,只要土默特存在,蒙古就不会统一,而蒙古不统一,就会一直衰弱下去。让原上的健儿死于彼此攻伐,大明朝的边关才能安宁。如果现在的蒙古只有一个汗,大明的皇帝
子只怕也不好过。”
她说道这里又苦笑一声,“其实如果最后走投无路,我可能还是会嫁给辛。毕竟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土默特,保证天下不陷
战火之中。虽然我是个蒙古
,可是我听过
爹讲中原的风貌,江南的烟雨,京师的富庶,文士风流曲水流觞。这样的好生活,是仙过的
子,他们……不该被毁掉。我自己吃些亏也就认了,只要朝廷能明白我的心意,我就心满意足。”
望着三娘子的脸,范进心也是一阵波动,脱
而出道:“夫
放心,我答应过的事,肯定能够做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