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章 独自一人,照顾历代星辰(1/3)
虽然北方如今不在临安掌控之中,但潜伏在北方的谍子,这一两年也没被镇北军拔完,北蛮铁骑南下的消息,依然在第一时间穿了消息到临安。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本是午膳后休憩时间,垂拱殿里却是重臣济济一堂。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左仆
宁缺,这位大凉左相站在首位,在他一旁的则是谢韵,官职差不多,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右仆
。
再者便是参知政事周妙书。
这是中书省三位大佬,枢密院那边,只有两
,一
是近来因为安美芹被贬,才从枢密直学士擢升为签书枢密院事的老臣苏晚成。
这个老臣比之安美芹的祖荫累官更让
无语。
早些年
仕后,就一直不温不火,几十年无能的仕途生涯,无功无过里,每每到了仕途节点上,他的上司或者竞争对手就会出一些差池,然后好事落在了他身上,这就这么慢慢爬到了枢密院直学士。
比如这一次,安美芹被贬职,枢密院又没有
比他资格更老,王竹书倒是有可能,但资历还差一些,于是苏晚成水到渠成的爬到了签书枢密院事。
临安朝野倒也有非议声,渐渐有了“运气相公”的说法。
苏晚成视若罔闻,若是有
用“运气相公”的说法来挪揄他,这位老臣只是憨笑着说运气也是实力,岂不知这叫大器晚成,没准他
,我便率枢密院麾下百万雄师定四方。
我苏晚成,注定是大器晚成之辈,
无
当真。
就连
帝对此也有些哭笑不得。
如果枢密院有
,真不会让苏晚成当上这个签书枢密院事。
枢密院还有一
在列,枢密都承旨王竹书,五品的王竹书站在一堆大佬里,格格不
至极,王竹书也知晓,好在生
内敛的他并不活跃,只是当个合格的听众。
除了这些,还有六部尚书,以及左右散骑常侍。
不算王竹书,这济济一堂的臣子,每一个
跺下脚,临安都得颤三颤,这么多
一起跺脚,临安怕是要起地震。
帝罕见的穿了龙袍,大黄龙袍绣金龙,遮掩了
之姿,却彰显着帝威凛然,这一刻没
敢把她当做一个
子。
她就是大凉的君王。
将柳隐收回来的谍报放桌上一丢,轻声道:“说说看吧。”
帝没有看任何
。
但垂拱殿里每一个
都有种错觉,仿佛
帝高高在上,直楞楞的盯着自己,目光剜
如刀,让
浑身紧绷难受。
宁缺作为群臣之首的左相,只好出列说道:“臣以为,攘夷必先定内,北蛮铁骑南下,有王琨、赵愭,甚至还有岳单,就算阻不了,也还有狄相公的寿州防线,当务之急,应先火速平定蜀中之
。”
有数
附议。
帝点点
,不做评判。
右相谢韵知道这些大事上自己若是没有表示能力的策略,只会彻底被宁缺压过去——两
私
不错,但事关仕途,含糊不得。
出列说道:“臣倒是不怎么认为,蜀中那边,有天策、太平两大军,有卢升象和田顺等一众将军,且当下呈进攻态势,平定蜀中已是指
可待。但北蛮铁骑南下,必然会打
王琨的布置,此正是天赐良机,宜将寿州兵力全部倾泻而出,并着令岳单配合夹击,加上北蛮三线合围开封,王琨和伪帝赵愭必死,届时,再尽起镇北和扶摇大军,驱逐北蛮,望陛下思之。”
一句话,安内先攘夷。
亦有数
附议。
实际上就这么两个策略,两位相公各有己见,一堂重臣便各持立场,分成了两个阵营——这一次是真正的没有私
立场。
比如吏部尚书谢琅,支持左相宁缺;右散骑常侍魏禧则支持右相谢韵;参知政事周妙书和他一手提携起来的礼部尚书,各支持一方。
但兵部尚书和枢密院苏晚成以及王竹书三
,却没有表态。
帝点点
,依然不做点评,看向苏晚成,笑道:“朕的运气相公,狄相公在寿州,卢升象卢相公在荣州,临安枢密院就你能做主,有什么妙计?”
帝亲
说运气相公,看似不妥,实则是在给苏晚成施压。
苏晚成额
顿时起了一层密汗,看了一眼旁边那个自己一直比较青睐的晚辈,发现王竹书在耸肩膀表示
莫能助,苏晚成无奈,只能毫不犹豫的道:“臣以为,攘夷、安内皆是当下一等重要事,没有轻重之分,我大凉盛世已百年,陛下一手打造出带甲百万的雄师,正是昭彰我大凉煌煌国威之时。赵长衣据蜀中而蔑视皇权,必诛之以儆效尤;王琨、赵愭公然称帝反凉,以当雷霆万钧平之;北蛮撕毁盟约,铁骑南下犯我疆土,触我国威,更不可忍。”
顿了一下,字字铿锵落地,“臣以为,两者同行!”
攘夷,并安内。
兵部尚书出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