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章 我赵晋后悔了!(3/4)

攘攘吵了三个时辰,直到天黑也没个结果,最终的争吵在于禁军要不要去蜀中,若是不去,西军失败了的结果谁也承担不了。

可若是去了,万一西军并不领,反而会闹出不可收拾的局面。

枢密院那边是想去。

六部这边,加上赵飒和左右相公,则认为应该先等等再看。

最后闹了个不欢而散,

在大家彼此心里窝了一气离开时,众心中,终于想念大凉帝的好了,也终于想起了那个死在琅琊山的藩王。

走出大门,赵晋一个独行。

身后忽然传来沉稳脚步声,一身王袍的赵飒和枢密院狄相公快步而来,赵飒凝重,“无解之局了。”

赵晋终究是谋臣。

他的目光比赵飒看的更远。

闻言苦笑,“也不算无解之局,东土雄师虽然兵力优势明显,可别忘了,大凉雄师亦不差,且阵中多异,以少胜多并不算难,未尝不能再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传,须知那位白袍将军,恰好就在铁脊军中。”

不仅如此,铁脊军还有杀白起。

西军之中有霍姓武将和灭一国的高丽仙,镇北军中有无双岳单、儒将虞弃文,守城天下无双的郝照,而禁军也有一位安梨花和你这位三箭定天山的一代将。

无解的是,如此众多的杰,不能齐心。

狄相公也点,“确实如此,毕竟这座天下,和东土那座天下因为异的出现,已经不能以常理度之,可也要知晓,我大凉雄师之中有诸多异,难道东土雄师里就没有,说不准这一次领军而来的,就是那三国之中多智近乎妖的诸葛亮、郭嘉、荀彧之流,又或者是大唐军李绩呢。”

况着实不容乐观。

赵飒苦笑,狄相公说的这些他都知晓,而且也自认不如,当然只是谦虚,是否真的不如,作为一代名将,绝对不会服输。

还是要打过才知道。

赵晋想了许久,“其实,我也觉得枢相公说的在理。”

狄相公也叹气,“我也知道你两位的忧虑所在,一旦这一次禁军率先去了蜀中,那么无形之中,禁军便不再拥有得天独厚的地位,而是和边军一般地位。”

还有一句话没有点明。

须知禁军是赵室最后的凭仗,若是禁军损失过大,那么就算打退了东土雄师,也很可能让地方势力做大,导致出现盛唐的藩王割据的困局。

可若是禁军不出,那么西军的霍姓武将和高丽仙会不会也这么想。

西军不出力,避战广西的话,那么东土雄师长驱直大凉腹地,这个千古罪名,谁背得起?

我等皆为异,青史垂名。

然而在大凉天下却如此行事,别说自己那一关过不去,恐怕也会被天下嗤笑。

再长叹一声,“可惜陛下不在。”

赵飒和赵晋明白,这个陛下当然不是指幼帝,而是指帝。

在狄相公心中,恐怕只有两位陛下。

一位是异世界的大宋君王宋仁宗赵祯,一位是大凉天下的帝,巧的是,如今的幼帝,也叫赵祯……然而却无法得到狄相公的不二忠心。

赵晋沉吟半晌,“若是让陛下随禁军出行蜀中,御驾亲征,可行?”

这个陛下,是大凉幼帝赵祯。

赵飒沉默不语。

狄相公也沉默不语。

这倒是可行,正是幼帝在天下民心树立君王之望的时候,然而问题在于:幼帝年幼,无法服众,就算大功告成,功劳也只会被记在臣子身上。

幼帝么,最多就是得一个天德的歌颂。

一念及此,赵晋苦笑。

狄相公摇了摇,率先离去,走了十数步,忽然回首,“赵普,你后悔了吗?”

称呼的是赵普!

赵晋愣了一下,和赵飒面面相觑,最后倔强的说了句,没有!

狄相公大步而去。

赵飒沉默了许久,才拍了拍赵晋的肩离去。

临了,无奈的说了四个字。

赵晋更是愣在原地,赵飒说的五个字很简单:我后悔了。

一个站在那里许久。

直到远处传来更夫鼓声,赵晋才拉了拉衣衫,抬望天,“有些冷了啊。”

赵飒后悔了。

我赵晋呢?

虽然不能说,但赵飒的话,真真确确的就是自己想说的话。

我赵晋也后悔了。

如今的大凉天下,确实需要一根定海针,确实需要一个来当那个中流砥柱的,赵飒不行,赵晋不行,狄相公不行,霍姓武将不行,高丽仙不行,徐骁不行,君子旗不行,岳单不行,白起不行……

连幼帝赵祯也不行。

只有帝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