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徐氏戒兄(2/3)
重任,如今江东动
,兵戈频起,君侯却将吾置于一旁,不闻不见,吾实在猜不透君侯所思。”
徐灵伊闻徐琨所言,心中叹息,自己这位大兄勇武有余,智谋方面终究是差了点,
“当
大兄托孤之臣虽然只有三位,但群臣心里都清楚,若是周建威当
在吴,托孤之臣中必有其。
郎君重用周建威,一则是看重他的才能,二则或许是大兄临终对郎君有嘱托,令其重用,这一点兄长又如何与周建威相比。”
徐灵伊此言令徐琨顿时开悟。
“兄长勿忧,君侯继位以来行事莫不是谋定后动,郎君既召你
吴定是心中对你有所期待。
国有主丧,新主执政,上下相疑之时,新主若明,定然懂得欲先用之,必先抑之的道理。
你毕竟是吾兄长,是君侯的外戚,又有功勋在身,君侯不会不用。
之所以现在不用你,便是郎君在考验观察于你。
当
郎君亲征庐江时,兄长连连上书三封请为先锋,你可知郎君最后为何不用?”
“当
郎君新登大位,威望
浅,他亲讨庐江叛逆就是树威于江东,如此的话,他怎么会携带大兄这等功臣宿将前往?
郎君要的是独揽大功,稳固权柄,若令你为先锋,或带其他宿将前往,
就算平定庐江,虽也可涨其威望,但其之威望会有今
之重乎?”
“吾的这位夫君,心大的很呢。他并不想一直都活在先君的庇护之下。”
徐灵伊已经都将话说的如此明白了,徐琨这才恍然大悟。
徐灵伊自小就聪慧异常,未出嫁前很多时候家中的事务其实都是她决定的,事后收效无一不佳,因此徐琨对徐灵伊的判断很是佩服。
只是他又问道,“君侯之心意如此,吾也心安了。
只是
君知道君侯没有闲置吾的意思,吾方才让
君为我在君侯面前美言几句,
君何故拒绝。”
徐灵伊现在有点想拿织梭砸他哥哥的冲动,都说这么清楚了,怎么还问这个问题。
“大兄先前三请为北进先锋,郎君虽然最后不用,但汝之忠心及立功之心他已知晓。
现在郎君威望
隆,用
已经可以随心,此次回师讨平山越,兄长定在军中。
既然郎君此番回来会用兄长,吾又何必多此一举再去君侯面前多言。
这样用处不大,反而会让君侯多思,觉得我们徐家内外相连,如此反而不美。”
孙翊是
主,他要是起疑,甚至都不需要证据,只要心中存在芥蒂,徐家就会大祸临
。
这就是一个有了威望后的
主的权力。
生杀予夺,升官拜爵,皆在其一念间。
说道最后,徐灵伊想起这段时间来,徐琨多次来寻她。
心中有所担忧的她用不符合她这个年纪的
气劝谏徐琨道,
“先君早卒,郎君承基,此是吾徐家腾飞之机,但也意味着吾徐家以后处在了风
尖,机会往往与危险并存。
大兄心中怀有冀望无可厚非,只是大兄要谨记,似吾等外戚之族,应严守忠慎二字,如此方能长盛,切勿自误。”
徐氏所言让徐琨陷
了沉思。
他终究不是愚笨之辈,经徐灵伊言及忠慎二字,他也懂了其中的意味。
忠对孙翊,慎对徐氏。
徐琨看着眼前座上的这位妙龄少
,数月前,她还是他疼
有加的妹妹,如今已经是他的主母了。
虽然感
没变,但身份已经全然不同。
徐氏还是
君,但这个称呼如今已经只属于孙翊的了。
他起身拱手,对着徐灵伊行臣子之礼道,“唯,夫
。”
...
在徐琨离去后,徐灵伊脸色微暗,她用葱指轻轻来回抚摸着艳丽的蜀锦。
刚才徐琨最后的举动让她心里五味杂陈。
她知道徐琨是明白了“忠慎”二字的含义,
也知道就算徐琨对她以后以君臣之礼待之,对她的疼
也不会减少,
他还是那个从小护佑她的兄长,是她在外最有力的支持者。
只是当自己亦兄亦父的兄长对自己行君臣之礼,称呼自己为夫
时,徐灵伊觉得自己好像失去了一些东西,心中不好受。
但她不后悔自己今
对徐琨的告诫。
今时不同往
,今
对徐琨的告诫,是为了徐家好,是为了徐琨好,也是为了自己好。
外面不知道多少
艳羡自己,年仅十八岁就已经是江东的
主
,卧吴侯之侧,专宠于府内,尊荣无比。
孙翊对其也是宠
有加,信重不疑,但这是现在,将来呢?
当年孙翊与自己的婚事是由先君孙策一手促成,本来孙母议定的三郎之妻是那毗陵恽氏嫡
。
毗陵恽氏和吴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