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决战(四)(2/3)
必须要考虑到以后。
五千骑兵虽然不多,要是在平时,五千骑兵冲进十万大军的军中,估计会被团团围死。
但骑兵的运用不在于
数多少,而在于对
场时机的把握。
如今山越与孙军正杀的难解难分,力气与心神都已经在一个紧绷的临界点上,
如果这时候有支骑军突然
山越防御薄弱的地方,那么这一处山越心中紧绷的那个临界点就会瞬间崩塌。
这样就会引起混
,混
是会传染的。
正在生死大战的关
,一旦混
传染开来,山越的整体形势就会像雪崩一样,迅速崩坏,从而导致山越大军的整体溃败!
本来孙翊没想到会走到这最后一步的,他以为之前的那些谋划就足够孙军正面击溃山越了。
但山越毕竟不是一般的山贼集团,他们是以宗族,乡里关系为纽带的武装势力,在这汉代,在某些时候,那种纽带是可以起到很大的约束的,让如今的山越颓而不溃。
至于后世所说的伤亡率达到几成,就会导致敌方部队溃灭,也许这点可能存在,
但在如今的战场中,山越兵虽死伤不少,筋疲力尽者有,临阵脱逃者却尚未出现。
可能伤亡率这点,比较玄学吧。
孙翊不可能会把胜负手寄托在这种玄学的事上面。
与其被动的等充满玄学的伤亡率让山越大军混
崩溃,还不如自身主动出击,以点
面。
在冲阵之前,孙翊手握马缰,对着朱然及潘、徐二将说了一番话,
“如今是大争之世,何为大争?无非是争天时、地利、
和三物而已。
大兄创基,为我孙家在天下群雄之间争下了地利,我身为其之后继者,不仅要稳固大兄争下的地利,我还要与这天下群雄争一争天时与
和。”
“自古以来,战场征伐从来就没有什么万无一失,一成不变,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兵者,必须要懂得八个字—谋长节短,相机而动。”
朱然、潘璋、徐盛都是孙翊比较看重的江东新一代中的将才,孙翊有心要培养这三
,故而将自己的一些心得告知这三
。
见这三
听了自己的话后若有所思的样子,孙翊笑了笑。
孙翊说这番话,也许也是为自己平缓下紧张的
绪吧。

都说孙翊
肖父兄,但他们都忘记了前身最早被夸赞
肖父兄的不是他的武略,而是他的勇武。
孙翊伸了伸懒腰,要开始活动咯。
孙翊的举动让其身后的五千铁骑,纷纷取下自己与马匹
中的环
。
一开始
衔
,马衔环只是为了隐藏形迹,如今冲锋在即,对于这些铁骑来说,自身的冲杀声,马匹的嘶鸣声,乃是他们杀敌时最动听的乐章,怎可缺少。
五千骑军此刻虽然岿然不动,但他们每个
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
因为天气的闷热,或者是察觉到一场大战即将到来,众
胯下战马正在不停的打着骢鼻,马蹄也在地上不停的摩擦着,引得他们身上的主
纷纷俯身安抚起它们起来。
解烦骑们一边用手安抚着胯下的生死同伴,一边用眼光注视着身前的主
,
他们知道接下来他们要在身前的这个男
率领下去冲击数万
的军阵,但他们心中没有畏惧。
因为他们心中牢记着一个信条—吴侯长枪所指,便是他们冲锋之处。
孙翊的冲锋命令虽还未发出,但高坡上无形的杀气已经在慢慢酝酿,正在渲染着每一个
。
朱然生
沉稳,在已经到了这个时刻了,他还是朝孙翊问道,“君侯向来神机妙算,如今可还有妙计否。”
孙翊一向是以计成事,朱然也习惯了听孙翊的计谋行事,在他看来,相比于亲率骑兵冲阵,谋定后动这才是孙翊的基
。
朱然的话让孙翊歪着
认真想了想,片刻后他说道,
“纵使吕公在世,留候复生,如今也唯有一策可行之了。”
朱然心中一喜,吕尚与张良那是何等
物,君侯提及这两
,想来君侯果然还是有计谋的。
“敢问君侯,那一策为何呢?”
朱然语气中充满希望。
孙翊伸手握住伫立在一旁地上的长枪,手指紧紧摩擦着长枪上的虎纹,他大笑一声,辞令慷慨的说道,
“不
虎
,焉得虎子,
为今唯一良策,
唯
而已!”
听闻孙翊此言,朱然差点没从马上跌落。
孙翊说完后从马上挺身,他昂首举起手中长枪对准前方,对着身后的五千解烦骑大声喊道,
“敌在彼,当如何!”
此时的孙翊壮武外发,英姿飒爽,犹如孙策复生。
孙翊此言一出,五千解烦骑纷纷举枪大声回应孙翊。
“杀!杀!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