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性情疏直太史慈(2/3)
格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谷利的回答让太史慈不满,他喜欢直言直语但又不傻。谷利是孙翊身边的近臣,就算不清楚孙翊的用意,但大概的猜测应该还是会有的。
谷利这番回答是表明了不想和自己有太多瓜葛,想到这点,太史慈的心里又沉了沉。
就在太史慈心中思虑甚多的时候,谷利已经领着太史慈,来到位于吴侯府西侧的校场内。
来到校场外围后,太史慈一眼就看到了正位于校场中,搭弓
箭的孙翊。
孙翊一身戎装,正聚
会神的瞄准着五十步之外的箭靶。
谷利让太史慈先在校场外等候,而他先行进
校场禀报孙翊。
谷利来到孙翊身旁,待孙翊
出一箭后,见那箭正中靶心,谷利立马夸赞道,“君侯神
!”
孙翊闻言笑了笑,说道,“比起大兄的八十步中靶,孤还差的很。”
孙翊将自己和孙策相比,这种话谷利不敢
嘴。
他掏出怀中的手帕为孙翊擦了擦额
上的汗,而后提醒道,“君侯,折冲中郎将已经带到了。”
孙翊听到谷利这么说,他往校场外看去,就看到一位美须髯,身长八尺的男子正在等候着。
孙翊想来这
便是太史慈了,这可是他前世十分喜
的一位武将。
因此他露出和煦的笑容,朝着不远处的太史慈招呼道,“子义快些过来。”
太史慈看到孙翊的召唤,来到孙翊身边,朝孙翊拜道,“慈拜见君侯。”
孙翊一把握住了太史慈的手,笑着说道,“孤
前召你回吴本想立时召见,但回吴之后政务繁忙,实在脱不开身。
今
要不是张公休沐,孤也难得有时间休息可以来这校场一娱。”
“正好借此时机,孤于校场内召见你。”
孙翊是君,太史慈是臣,别说晚些召见,就是彻底将其闲置,太史慈也得受着,孙翊本不需要对太史慈解释。
但如今孙翊特地对太史慈解释,这种行为是孙翊在表示对太史慈的看重,这让太史慈心中一暖。
他心中的那些担忧也减少了不少,他再度向孙翊一拜道,“君侯
理万机还在挂念臣下,臣下感恩莫名。”
孙翊听了之后笑道,“卿为我孙家镇守西境抵御刘磐,有卿在,刘磐小儿再不敢东窥,此等功劳,孤一直记在心中。”
孙翊说完后,想起太史慈是有名的神
手。
当初平定豫章后,孙策大宴群臣,让一众武将展示
术。为了活跃气氛,孙策先行试
,八十步外中靶,并言明若有超越此成绩者,将胯下骏马赠之。
诸将
绪高涨,但就连一向被誉为军中弓马第一的韩当,也只“勉强”
中七十步之外的箭靶。
结果太史慈一上场来了个百步穿杨,震惊四座,引得群臣纷纷侧目。
孙策见此喜笑颜开,赏赐了太史慈不少金银,并如约将胯下骏马赠之。
孙翊是知道这件往事的,前世他只听过百步穿杨的传说,如今他想亲自见识一下。
于是他便将手中的弓递与太史慈,言道,“听闻子义有百步穿杨的美名,孤今
想观之。子义若能再现昔
绝技,孤今
就送卿一桩大功业。”
太史慈闻言大喜,孙翊
中所言赠他一番大功业令其喜不自胜,他马上言道,“唯。”
太史慈正要接过孙翊手中的弓,但他却突然言道,“君侯的弓并不适合下臣。”
太史慈此言一出,孙翊眉
拧起,谷利一脸叹息。
太史慈见孙翊脸色不豫的样子,突然想到了什么,脸色微变,立马低
告罪。
太史慈的本意是孙翊的弓强度不够,孙翊这把弓五十步中靶绰绰有余,但要想
中百步之外的,至少要两石以上的强弓的。
但他的话听起来却有另一番意思—孙翊以君主之尊递弓给他,他却说这把弓不适合自己。
这不是会让有心
认为,他认为孙翊用的弓配不上他吗?
孙翊在刚听到太史慈如此说时,也差点这么以为,但随即就想清了其中关窍。
不过这时君臣之间,已没有方才的那副融洽的气氛,有些冷场了。
孙翊虽然知道太史慈的本意,但他是君主,这时总不好亲自为太史慈开脱。
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了谷利,谷利见状了然,他出来为太史慈开脱道,“
臣岂可逾越用
主之弓,中郎将所言甚是也。”
谷利此言一出,太史慈诧异,他怎么会为自己开脱了。
但他随即想明白,恐怕这是孙翊之意,想明白这,太史慈心中感动异常。
孙翊听了谷利此言后,复笑道,“善,子义谨记
臣本分,孤心甚佳。”
孙翊的这句话已经为太史慈的刚才所为盖棺定论。
有这句话在,太史慈方才的那番言语就算传出去了,也不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