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风雨(1/2)
孙翊让陆逊上车与其一叙,陆逊一礼后也不推脱,就这么施施然的上了车。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陆逊上车后与孙翊对视而坐,车辕上的御者放下绸幔,然后马鞭一挥,整驾华丽宽敞的吴侯车辇,就继续往前行驶起来。
孙翊的车驾一动,整支大军的队伍也动了起来,继续朝着原定的目标行进着。
绸幔之内,车驾之中,孙翊看着陆逊,问道,“吴中四俊,谋言相气。
其中伯言以多谋闻名,此次拦驾自荐必是有良策在胸,不知伯言有何策献上?”
陆逊朝孙翊一拜后说道,“方今英雄棋跱,豺狼窥望,克敌宁
,非众不济。
而豪强旧恶,
蓄
,广占田地,尾大不掉。夫腹心未平,难以图远,可大民众,取其
锐,强者为兵,羸者补户。”
陆逊的话刚一说完,孙翊就笑了起来,他说道,“既已来投,伯言言语之中不必有隐。”
“
蓄
,广占田地又何止只是豪强所为,清望士家恐犹有过之。”
在汉代大部分时期,世家和豪强其实是两种不同的阶层。
豪强主要指的是在地方上拥有实力,会对地方政府构成威胁的一种特殊阶层。
他们的特征就是钱多,
多,地多,他们的危害,是整个社会都有目共睹的。
汉武帝设立十三州刺史,刺史的职权为“奉诏六条察州”。
职权中第一条就是刺察“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
寡”,这说明了汉代官方对于地方豪强是一种厌恶,忌惮的态度。
当然了,态度是态度,不代表汉朝消灭了地方豪强。
而到了东汉,光武帝是被地方豪强捧上位的,这就导致了地方豪强的势力快速膨胀。
以至于敢公然与政府对抗。
但这不代表豪强的名声好起来了。
就算在这东汉,打击豪强也是政治正确的一件事。
东汉许多名臣,担任地方长官时,都是通过打击地方豪强来刷名声的。
自前汉以来,地方豪强就在慢慢与士族融合,这个融合的进程是很慢的,但却在一直在进行着。
何为士族?
就是有名声、有知识、并且在地方或者说在天下间,有一定政治影响力的家族。
许多士族的发家史根本就是
根逆袭,真正的是从底层爬上来的。
所以士族最看重名声,也最看重知识、
脉的传承,这是他们的立家之本。
因为豪强和士族的根本不同,所以他们是不同的阶层。
但令
担忧的是,自前汉以来,地方豪强和清望士族这两个阶层正在慢慢融合。
地方豪强通过机遇可以进一步成为士族,士族在得到一定的政治地位之后,也会开始蓄田蓄民。
后世许多
很厌恶世家两个字,但被大多数
所厌恶的世家,其实是晋代的世家。
那时候的世家,就是士族与地方豪强融合完成后的产物。
社会的基本规律是发展,世家这个阶层,也并不是一层不变的。
汉代世家、晋代世家、隋唐世家其实各自的特征都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不论其他时期的话,就如汉末这时期来说,士族与地方豪强之间的纠葛已经非常
了。
他们不能混为一谈,但是又不可以相同而视。
在现今的主流意识中,豪强肯定是要被打击的。
例如当初议事大会上,周瑜直接指出强宗两个字,说的就是地方豪强。
并且周瑜丝毫不掩盖对他们的厌恶,议事大会中的与会
员也都觉得很正常。
部分士族开始和地方豪强一样,开始蓄田蓄民,这慢慢成为一种常态。
但不代表士族的这个举动是理所当然,受官方承认的。
只是东汉建立之后,对这种现象有心阻止却无力为之而已。
陆逊方才对孙翊建言的核心思想就是打击地方豪强,从而吸收这些地方豪强荫蔽的
,土地。
这样做的话,一则可以稳定江东,二则可以增强江东的国力。
但是陆逊因为自身的出身,他的话语中下意识地将江东士族给隐藏了起来。
孙翊就直接指出了陆逊对其有所隐,并且说出了他的看法。
他认为这时候一些江东士族,在蓄民蓄田这件事上,比那些地方豪族做得更过分。
被孙翊指出这点,陆逊一下子无言以对。
能让陆逊这个智谋出众的
无言以对的,唯有是事实才行。
陆逊只得呐呐回道,“君侯高见,逊不及也。”
“伯言非不及,伯言乃自暗也。”
孙翊笑了笑,他伸手撩开车帘,看着车驾外经过的秀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