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让刘玄德去(2/3)
务尚可由郡丞代之,但镇南将军若离了军师,又有谁能代之呢?”
刘表的话语中体现出对蔡瑁浓浓的看重之
,但同时也是间接否决了蔡瑁的自荐。
刘表委婉得拒绝了自己的提议,蔡瑁脸上适当露出了些失落之色,但他还是尊敬得朝刘表一拜,表示服从刘表的决定。
只是蔡瑁在转身回到自身的座位上时,眼中悄然闪过了一丝
霾。
在蔡瑁
座后,刘表看向堂中的众臣,问道,“全柔是一定要派兵接应的,只是派何
去,众卿可有建议否?”
刘表定下了议事的基调,那就是对于全柔的献城投诚,他十分心动。
他是一定要派兵去接应的,只是派谁去,他还没有决定好。
尽管在孙策去世时,他并没有派兵攻打江东,但现在全柔投诚与当时的
况并不同。
那时候他刚刚平定荆南四郡未久,元气还未完全恢复。
而且这次是江东内部主动有
投诚,并且以献五城为诱,丹阳郡地域广大,他的五县已经约等于正常一郡的面积了。
这种时机在刘表看来,比孙策刚死时,更为让他心动。
只是在他好不容易决定要出兵的时候,他竟然犯难起了带兵
选。
刘表的难处,同样也是堂中众臣心中的难处。
因此在刘表问出后,堂中竟一下子出现了诡异的宁静。
这诡异的宁静,代表着目前荆州一个尴尬的境地。
那就是将才不足,或者说重文轻武。
刘表本身是当世名士,在他成为荆州之主后,他十分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
但他本
不太喜欢武将,在他任命官职时,多以那
的文采名声作为判断依据,文
带兵者比比皆是。
文武皆通之辈是有,但肯定不多。
刘表的这种任
方式,就造成了荆州在其的治理之下,文
名士辈出,能征之将却寥寥可数。
荆州是有良将的,例如蔡瑁、张允、文聘,刘磐等都是一时之选。
但因为
数不多,导致这些良将要么镇守各地,要么因为其他原因刘表不想派他去。
例如文聘,是刘表颇为看重的一名将领,但他目前驻扎在新野,防备着宛城的曹仁,根本没办法抽身。
刘磐也是在长沙防备着黄盖。
总而言之,荆州目前的军事局势就是,防守有余,进取不足。
在这个尴尬的境地面前,别说是刘表了,就是堂中的许多智谋之士也没办法。
巧
难为无米之炊呀。
堂中的场面一下子陷
尴尬之中。
就在堂中的尴尬气愤越来越浓的时候,蒯越轻咳了一声,提出了一个建议。
“使君忘了荆州尚有左将军乎?”
听到蒯越提起左将军三个字,许多臣子的眼中一亮,而刘表的眉
则
皱了起来。
左将军指的就是刘备。
刘备自从在徐州境内被夏侯渊与张辽击溃后,就南下投奔了刘表。
在得知刘备来投奔自己后,刘表一开始的心
还是挺兴奋的。
他特地出城十里相迎。
在迎接刘备
襄阳后,还亲自命
为刘备建造了一座华丽的府邸,并且赏赐了不少金银财帛。
刘表这么看重刘备,除了刘备与其同是汉室宗亲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刘备的名声很大。
这样一位名闻天下的
前来投奔自己,无疑是能让自己的名声更上一层楼的。
所以刘表才表现出一副对刘备来投欣喜万分的态度,而且还对刘备十分恩宠。
但刘备在襄阳定居后,让刘表意想不到的事
出现了。
刘备在刚
襄阳时,身边只跟着一些残兵败将,兵器老旧,铠甲
损,就连刘备身上的袍服都撕了好几个
子。
这副场景还让当时的刘表,十分同
刘备。
结果刘备来到襄阳不过半个月,许多
就因为刘备的名声,赶来投奔刘备。
那些荆州中的游侠最多。
不过半个月,刘备的身边就已经聚集了三千左右新的
马,因为原本刘表划分给刘备的军营太小,刘备还专门请求刘表允许其扩充军营。
不仅如此,荆襄地区许多往
拒绝刘表招揽的士
,都纷纷主动与刘备
好,有的更是直接成为了刘备的宾客。
就如现在堂中的许多大臣,也经常拜访刘备,
谈甚欢。
刘备军队所驻扎的军营,论热闹程度,有时都要比他这个镇南将军府强。
从这两件事中,刘表意识到了刘备在天下间的名望有多大,刘备收揽
心的本事有多强。
刘表对刘备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欣赏,慢慢转变为了现在的
的忌惮。
别
不知道刘表对刘备的态度,蒯越身为刘表的心腹,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