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忠臣义士(2/2)

诈降之计要想成功,必须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个就是有了全柔投降在前,刘表对江东内部有投降的这件事,疑心不会那么重。

这时虞翻再写信投诚刘表,刘表心里的接受程度就会大幅提高。

第二个就是长沙郡与庐陵郡接壤,并且在长沙郡内刘表布有重兵。

在这个前提的影响之下,刘表对占据庐陵郡也会存在一种志在必得的感觉。

第三个就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写信投诚的是虞翻,是江东内为数不多的,名声可以称作名满华夏的大名士。

张竑就曾经称赞过虞翻在天下间的名声,“江南大贤,昭然光著。”

名声越大,代表着这个的品格越高,也代表着他做的事,被信服的程度越高。

特别是对于刘表这个好收集名士的来说,这一点在他这里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名士对名士之间的吸引力,那是外根本没法想象的。

若是虞翻写出这封降书,那么他的名声天然会为他的这封降书作保,在这样的况之下,刘表信服的程度也会大大增加。

但重点在于,虞翻今要写的是诈降书。

在将来,虞翻写信诈降诓骗刘表这件事,肯定会成为虞翻一生的黑点,对其的名声造成重击。

这一点对于看重名声的任何名士,都是很难接受的一件事。

所以虞翻的脸色才会显露的如此震惊。

周瑜这计,这是要拿他的名声,作为这计成功的土壤呀。

虞翻脸上的震惊久久的布于脸上,他看向身旁的周瑜,周瑜的目光坦然。

虞翻再将眼神看向孙翊。

目光对视之下,虞翻从孙翊的目光中看出了,他对长沙郡的渴望。

读出了这点之后,虞翻突地笑了出来。

“公瑾果然好计,取笔来吧。”

虞翻这句话一出,代表着他愿意为孙翊写这封诈降之信了。

虞翻的这个态度,让周瑜弯腰对其一连三拜。

这是士子对老师,或者极钦佩之才会行的大礼。

拜完之后,周瑜从案上取来一只毛笔,予虞翻。

虞翻落座后正要研墨动笔,但周瑜却接过了砚石,他亲自为虞翻研墨起来。

而位于两身前的孙翊静静的看着这一幕,他似乎对眼前的这副场景无动于衷。

但他眼中时不时闪过的动容之色,露了他此刻的心境。

忠臣义士,莫过于此呀。

他孙翊会记住今天的虞仲翔的。

政厅之外,雷雨加愈发猛烈,而在政厅之内,一场即将席卷江南大地的风

也正在慢慢拉开帷幕。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