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大宴(1/2)
“我们这柳河镇的家,前前后后差不多都是这两百年来陆陆续续迁过来的,在以前哪,甘州这地方几乎每年都在打仗,今天你杀过来,明天我杀过去,我小的时候啊,这柳河镇还不是镇子,而是一个小村子,总共也就二十多户
家,挨着河边定居,也没有什么大姓,各家的祖上差不多都是军户出身,不打仗了,找了婆姨安定下来,哪里像现在
这么多,咱这柳河镇的历史上,也还从来没有出过大官,县令都没有出过,更别说有
能见过皇帝,这皇帝是哪能随便见到的……”
严家的大院里,已经满满当当的坐了几十桌的,这个时候能坐在严家大院之中的,都是柳河镇上有
有脸的
物或者是一家之主的男
,那些小孩,少年没有资格
座的,就都在院子边上站着,一个个鸦雀无声的听着主桌上的六阿公在讲着话。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更多的,则坐在严家铁匠作坊外面的那个堆场之上,整个堆场之上的桌子,差不多摆了一百多桌,院子里和堆场之间隔着两道门,整个院子的大门都敞开着,酒桌连城一片,几个新的土灶就在堆场上被搭了起来,土灶的周围也搭起了几个简单的凉棚,柳河镇上的
们就在堆场,后厨,河边,还有院子里忙活着,洗菜的洗菜,做饭的做饭,一个个把做好的饭菜酒水端了上来,热闹无比,小孩们在酒席之中快活的穿梭着,所有
都喜笑颜开,整个严家大院的周围,都是饭菜的香味和欢笑声。
严礼强这次回到柳河镇,对柳河镇来说,就是一件大事,柳河镇一乡邻们上门送礼拜访,几乎要踏
严家的门槛,严德昌高兴之下,严礼强回来的第二天,就直接就在严家大办宴席,答谢乡邻。
这村镇上的宴席,诸如办红白喜事之类,可没有城里那么复杂,一般只要喊一声,周边的街坊邻里一来,那些手脚麻利泼辣的镇上的
们一来,一下子就能热热闹闹的
办起来,男
们搭灶劈柴杀猪宰羊,剩下的,几乎就都可以
给
们来做。
此刻甘州已经到了十月末,都是农闲时间,镇上的也不忙了,身为柳河镇亭长的严德昌发话要宴请乡邻,呼啦一下子,几乎整个柳河镇上男男
老老幼幼浩浩
的几千
都来了,严家一下子没有那么多桌子和碗筷,周围的街坊乡邻,都一个个把自家的碗筷,桌子,凳子什么都搬来,凑在一起,成了连绵的大宴……
刘屠户父子今意气风发的带领着几个帮忙的帮手,在堆场那边杀猪宰羊,刘屠户满面红光,那刘屠户的
在河边洗着菜,看到自家的男
在一群
中大声说着话,指挥着
刀分着
,听到旁边的洗菜的
夸奖着刘屠户能
,是一把好手,刘屠户的
也觉得心满意足,嘴角咧起了笑容,“什么能
,我家那
子,就是一个杀猪的,要是在这种时候都不能给严老爷子和严少爷帮点忙,那他一个大男
岂不白活了……”
如果说以前刘屠户还对严家有点想法的话,从去年严礼强夺了青禾县国术县试大考三甲第一之后,刘屠户的那点心思,也就彻底的熄了,特别是到了今年,随着严礼强的名声在甘州响起来,特别是那些来柳河镇购买严家刀剑的外乡带来严礼强在帝京城的各种消息之后,这严家,在刘屠户一家
心中,那已经成为比当初的洪家高级了十万倍的存在,只能仰望,严家少爷喜欢自家做的
肠,则成了刘屠户平时无论走到哪里都喜欢向
吹嘘和自夸的事
,你也别说,刘屠户这个招牌一挂出来,他家那
摊的生意,还真好了不少,特别是每逢赶集的时
,刘屠户在集市上一吆喝起来他给严家做过香肠腊
什么的,他的那点东西,很快就能卖完了。
正在大院之中主桌上说话的六阿公是整个柳河镇上年龄最大的一个长辈,到今年为止,六阿公已经活了138岁,是整个柳河镇上最长寿的老,按辈分算起来,柳河镇上所有
的都是六阿公的晚辈,在大汉帝国,一个
能活过120岁以上,又还有子孙孝顺,那就可以称之为瑞
,被认为是福德俱全的吉祥象征,六阿公就是柳河镇上的瑞
,听说六阿公以前年轻的时候还做过镇上的亭长,柳河镇上的那个教
读书写字的私塾,还是镇上的谷场与通往镇外的那条乡道,当初就是在六阿公手上办起来的。
这些年,镇上无论哪家的小孩百,都要抱来给六阿公摸摸
,然后讨一个六阿公用过的碗来给孩子吃饭,大家都相信这样的孩子容易长大,无病无灾,正因为如此,六阿公在柳河镇上有着特别的声望,当初严礼强小的时候好像也给六阿公摸过
,六阿公给严礼强的碗,现在还收在严家的橱柜里。
138岁的六阿公眼珠虽然已经发黄,但眼睛却一点都不花,脸上虽然有一块块的老年斑,但牙齿却依然还在,走路都不需要拐杖,谈吐依然清晰,听说每早上还能起床练一会儿拳,晚上还要喝五钱的果酒,在今
这样的场合,来到严家大院的六阿公,自然就被严德昌请到了主桌,和自己与严礼强一桌。其他几个陪坐在主桌上的,都是柳河镇上有些声望的大户,这些
,一个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