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认清现实(2/2)
皇权的根基,不论主观意愿还是客观现实。
北宗那些成天模仿豪门世家耕读的少年,需要面对现实。作为南宗的宗长,作为这个时代的唯一反派,他更要面对现实。
“来年开科三次,郎君可有吩咐?”
“多扶持扶持麦氏吧,多少也是有读书的,出来做官,做官总是好的。麦公东南盛名,还需子孙努力。”拉帮结伙最赤
的,应该就是太原出身的官僚,但这涉及到李渊的起家,所以属于不能说的秘密。
接下来最赤的,就是整个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中的董事长铁杆心腹,比如死扛不松
的张亮,比如尉迟恭,当然尉迟恭这个老魔
比较特殊,他除了抱李董的大腿别无出路。
当年玄武门事成,换做别的皇帝,以明面上迫李渊退位的尉迟恭处境,基本上就是黑锅一背,可以死了。
而李二郎这个皇帝能碾压绝大多数的皇帝,自然水平是不一样的。
原那么大,一个尉迟恭跑去看看,就可以了。
贞观九年的三次开科,张德先要让在地方上弄几个“童”出来。当然了,“童”作为祥瑞是很重要的,属于体制里面的一环。而“童”投资也是一本万利,仅次于“货可居”,万一“童”有宰辅之才呢?
再一个,眼下“童”还用不上,老张可以扔两篇成年早年的“旧作”啊。有了过往的“旧作”,只要脍炙
,那说明以前也是“童”啊。
然后“童”和曾经的“童”们组团来京考试,京城们欢乐多,就喜欢看“童”们的风采,至于“童”们的行卷问题,这个问题是经济问题,再
刻点,就是价格问题。
比如说,要行卷宰相杜如晦,让杜克明点个赞,你要是给个十贯八贯,不送进长安令的小黑屋里,那实在是对不起良心。
给宰辅行卷,抛开良心这个无价之宝,没有十万八万贯,玩也别玩。
长安民群众肯定就好了,为什么呀?
那当然是有哄抬物价啊。
哄抬物价的是谁啊?
当然是有钱任的赛尉迟小张飞啦。
老张在贞观九年的打算,就是把行卷用的公关费,翻两番。国公级的八万贯起,侍郎清流五万贯,亲王三万贯,公主两万贯,死太监阳
两千贯,文坛新星五千贯。
你要是牛,直接找上了长孙皇后给五十万贯那是你的事
,老张除了给个好顶赞,只会说这特么很进步很有想法。
张德并不指望自己在明年的投资中能遇到一只又一只的马周,他最希望的,是自己投资的每一只,都是王中的王县令那样的官场豪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