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宁波(1/2)
统计是个极为考究组织力的事
,甚至可以这么说,哪怕某条工科狗非法穿越之前,真正能够做到
普查的大国,基本还是老牌列强外加某个画风比较特的发展中国家。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能出一本不错的本国年鉴,就说明这个国家的政府执行力相当可观。
贞观二十五年想要做到普查无疑是做梦,梦里什么都有。
而在贞观朝的边角料地区还想有个不错的数据反馈,那做梦也不能满足,得嗑药。
不过杜构有个笨办法。
为了得到“东瀛州”西部地区的数据,当然要进行估算。杜构先是大差不差地统计了一下“东瀛州”西部地区的耕地总量,随后又根据
等级划分,不同阶层的主要
粮是不同的,再通过不同阶层需要的
粮,来反推
数量。
数据偏差肯定极大,但数据偏差十几万都是可以接受的。
“如此看来,这个‘大坡’可以建制啊。”
“君所言甚是,‘大坡’扼守‘东瀛州’咽喉,进退自如,南临大海,东西贯通,不惧车马舟船,都能通行。且同‘海南岛’隔海相望,倘使‘东瀛州’有变,‘海南岛’既可为后方,亦可为前锋。”
“就是这‘大坡’的名字不好听。”
杜构摩挲着胡须,片刻道,“自占‘大坡’以来,鲸海过境绕道‘海南’,鲜有烈风巨,可谓海波宁静。不若就叫‘宁波’,如何?”
“‘东瀛州’品级相较中国,等而次之,若置州县,东海宣政院自可裁量。此‘宁波’为州为县,还望总裁指示。”
“置州吧,少待本府就上报洛阳。对了,提举东海单道真为‘宁波’州刺史。”
“是,少待就命秘书拟奏疏。”
“本府已同牛总管商谈过,‘东瀛州’州西诸地丁,要尽快有所动作,两年内,迁徙丁
二十万
朝鲜道。同样,朝鲜道土著亦牵二十万
‘东瀛州’,此事乃绝密,不可轻易泄露。”
“是,总裁放心,此事必不会传扬出去。”
大迁徙必定会出现大动,大动
带来的高死亡率是不可避免的。
但温水煮青蛙,两年时间迁徙四十万,分摊到平均每个月,就要一万六千多
的迁徙量。鲸海两岸每个月各自往来八千多
,就不算太明显。
等到两边发现有问题的时候,离乡贱,就算想要作反,也根本没有根基。
整个过程,杜构做了最糟糕的打算,那就是这四十万直接死一半。但即便死一半,对于稳定朝鲜道和“东瀛州”,也是稳赚不赔的事
。
更何况,唐军前锋节节胜利,只要唐军还能胜利,中国还源源不断输投资,这两年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每天就是一条船的小船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大坡”更名“宁波”一事,很快就通传了“东瀛州”各地据点、港、营寨。这是正式的公文,东海宣政院有便宜行事的资格,皇帝老子赏的职权。
当然杜构也没有滥用职权,这个“宁波”之名的由来,也不全是他的脑袋一拍,而是他收到长孙皇后公文时候,长孙皇后随提了一句“近来海波宁静”。
提这句话的时候,长孙皇后已经被称为“天后”,竖了不知道雕像在各地,天津就有新盖成“天后宫”,至于汉阳书院更不用说,还有武汉各大中小学,进门就是长孙皇后的“天后”像。
所以杜大郎看似是自己胡定夺,实际还是不着痕迹地拍了一下长孙皇后的马
,旁
还根本瞧不出来杜构拍了马
,只有长孙皇后自己才清楚。
这种无形拍马,可以说维持了体面不说,还让上司觉得你很会做
做事。
“‘大坡’更名‘宁波’,然后单大哥还要去做宁波刺史?”
消息传到苏州也不慢,老张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对“宁波”这个名字当真是风中凌。
长孙无忌一脸怪:“‘宁波’这个名字,不好么?老夫观之,甚是吉利啊。”
“没,挺好的。”
老张寻思着杜大哥要是穿越,估计能被宁波给
死……
吐槽归吐槽,老张一看杜构的作,就知道杜大哥这是要快刀斩
麻,辽州集团和徐州集团罢兵休战之后,正好可以通力合作。不出意外,新一波的
隶贸易高
即将到来。
而隐藏在这一波隶贸易高
底下的,是大量闲置出来的“东瀛州”土地。这些土地不出意外,一部分将会成为军功封赏,成为朝鲜道行军总管府的
菜;另一部分,必定效仿海外诸地故事,建设新式庄园。
新式庄园将会吸纳大量底层农,这些农
的组成,必定和“东瀛州”本土的
隶贸易发生冲突。
那么很显然,杜构也好,朝鲜道行军总管府也罢,肯定打上了别处的主意。离“东瀛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