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娘家(3/4)
故意当作自然地把屋子里的都给赶了出去,然后才把
母带进了室内安静处。
母也是谨慎地再看了一眼,确定没
,这才说了:“老爷说了,叫小姐你注意留意晏国公的动静。”
魏嘉音听了,道:“我自从嫁来,就一直有在注意,父亲说的……具体是什么?”
母唐氏便说:“具体的,老爷也没说太细,只说叫小姐过段时
自己回去一趟,他当面细说。”
魏老爷也只是叫唐氏转告说,王家可能打算做些什么动作。
魏嘉音清楚母所说的“做些动作”指的总不会是什么单纯的。外面那些事,她听说了。
“知道了,明天便安排着回去一趟,我也有些时候没有见过父亲母亲了。”着实想念。
母便答应着,又说了一两句什么,然后才退了出去。
魏嘉音从屋子里出来的一件事,就是问一问王元昭在做什么。
丫们也只是知道公子又在书房,哪里知道?
而魏嘉音也不是要让回答,她想了想,便抬脚过去,自己看一看。
前后数丈长宽、高十数尺的书房里。
一件绣着红杏的白底肚兜正被王元昭拿在手上。他发呆半晌,面前打开的宝盒似乎在说它的主刚刚是在犹豫着要不要把他手上的东西封存进去。
距离在千石村无忧无虑做少年的时光过去了三年,王元昭也再不是什么不懂事的孩子。
每每回想自己当做出的这混账事,就觉得脸上害臊无比。这块布料,贴身在他身上已经存放了三年。
不过叫他把这一块布料扔了,他总也舍不得。
这才想到要把东西仔细保存起来,免得有些东西总也不能被时间渐渐抹平了去。
现今外的形势越发明朗,他大哥也出面来帮他,带着一支兵马在桐州以“夏朝皇孙”的身份起事。
夏三娘难得在这件事上,给予小儿子前所未有的认可。
“天隆伪帝无道,我儿应当奋起除之,叫你大哥去给你打个下手,战场亲兄弟,相互有个照应!”
王元昭便将自己手下一支兵马分给了王大狗带着。
这种时候,他忍不住想起幼时的一件事来。
有一年,他钓得了一尾珍稀难得的好鱼,他母亲夏三娘跟他说,他年纪小,吃了不消化,结果那鱼便被做了汤,进了王大狗的肚子里。
想想这事,王元昭有点好笑。
本来,他还能再在家里待上一些子。但王普找上他,告诉他那些事,让他不得不改变计划了。
天隆帝如今在短短的时里身子以
眼可见的速度萎靡下去,大臣们就是看出什么来,眼下也不敢和
韧这个“九千岁”抬杠。
司马昭之心路皆知,
韧一改之前蛰伏姿态,行动步伐很大,就连正在争“储”的几位皇子,也要躲避锋芒。
而他花了这两三年的时间,也做了一些准备,这次出京去……
楚绛是不是不在家?他能不能就过去只看一眼?
按照王普所说,韧很有可能在东都扶持傀儡替他掩
耳目经商,实则兵马暗藏。东都又商业繁华,各种各样的物资都十分充沛。王元昭怀疑
韧是万事俱备,所以不需要再和皇帝以及众位朝臣打太极了。
正想着,门上响起了动静,魏嘉音的声音在王元昭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便响了起来。
*
“夫君,我可以进来吗。”魏嘉音嗓音清越。
王元昭看了一眼手上的东西,难得有些心虚慌张。他没再犹豫,小心折叠了一下,将红杏肚兜放进了紫檀木的盒子里。
直到放好了,这才出声说了一句“可以”。
魏嘉音得到允许,方才慢悠悠开门内。王元昭问她过来做什么,她道:“就是想起有些
子没有回去娘家看望父母,想请夫君陪我一起走一趟。”
魏嘉音话出真心,王元昭想到自己从娶了魏嘉音以来,在夫妻之事上的慢待,心虚之下,这点小事也没什么不能答应。
魏嘉音不过是找借过来见一见丈夫罢了,哪里当真有什么事再说?说完了,见王元昭并不出
挽留,只能离开。
王元昭殷勤地把她送出去,转身才回去把门给带上。
王元昭没注意魏嘉音离开的时候,多看了一眼王元昭书桌上上了锁的一只抽屉。
她是无意的。她刚刚过来的时候,书房的门正好漏了一条微不可查的小缝。她就是凑巧看了那么一眼,正好看见丈夫慌慌张张把什么东西塞进抽屉上锁的一幕。
她一边沿着石子小路往她屋子去,一边就问自己的丫,丫
被她问得莫名其妙的。
什么叫做“你眼中姑爷是个什么样的”?
魏嘉音道:“你只管说就是了。”
丫犹豫,眼皮一睁一闭的,似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