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力所能及(1/2)

谢三作为陶知府的大管家,很多时候说话很不方便,,摇了摇说道:“知府大已经知道这件事了,但下面报喜不报忧,他现在还不知道问题到底有多严重。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听到谢三说这话,大家就知道事要坏了。谢三作为陶知府身边的红,事事都得站在陶知府的立场上说话,平时只能听到他对陶知府的一片称颂之声,而现在连他都说陶知府“还不知道问题到底有多严重”,那事的严重就超出大家的想象了。

当然谢三管家说什么“都是下面报喜不报忧”,大家肯定是不信的,平时或许报喜不报忧,但是陶知府在这件事投了太多资源,跟辽东商的成败已经绑在一起了,银根紧缩关系着陶知府后的前程,他怎么会不关注。

多半是陶知府在这件事陷得太了,跟金百万那些辽东商完全混在了一起,所以他到现在都没明白过来。

只是还有不知死活,当即问道:“谢管家,能不能请你帮帮忙,提醒提醒一下陶知府,请他明白现在咱们登州的局面已经是随时可能崩盘,到时候就是千家哭万家哭了,请他赶紧出面稳住局势!”

谢三管家当即摇了摇说道:“狄老板,这件事您可以去说,我不敢说,我若是说错了话便是连饭碗都保不住了。”

大家都知道象谢三管家这样的红在陶知府面前也只能敲个边鼓,硬让他跟陶知府对着,到时候反而要坏事。

因此大家觉得根本找不到办法,那边吴孟辉还在苦婆心地说道:“还是你们徽宁会馆出面跟辽东商好好说一说,现在一天都是十几船的米运过来,把我们登州市面流通的银钱庄票都收走了,大家手上没有了银钱怎么做生意啊?”

吴老板这是根本没搞清楚况,但是大家都觉得他说的有道理,辽东的米豆若是只来几船或是十几船,那就是莫大的利好,可是现在辽东的米豆那是一天就来十几船,整个蓬莱水城都装不下了,这么大的生意自然把登州市面上仅存的资金全部给吸纳走了。

因此大家把目光转向了徽宁商这边,只是徽宁商这边也在诉苦:“这都是金百万惹出来的事,谁能想到他居然真联络上辽东佟家,运来了上百万石米豆!”

“是啊,这根本不是我们会馆搞出来的事,现在倒好,要我们徽宁会馆给他们善后!”

“我们跟佟国用他们说了,让他们停止往咱们登州运粮,他们说没法停下来,我们只能让他们往莱州与青州运粮!”

反正这帮徽宁商都是打太极拳的高手,诉了一通苦之后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二净,只是大家都清楚金百万之所以能折腾出这么大的波澜,这些见利忘义的徽宁商绝对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只是这话不好当面说,何况现在还在徽宁会馆里面,更不好开说,最后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大家觉得只有一条路可走:“请柳少早点从莱州回来,只要北海钱庄肯放十几万两银子的庄票出来,那咱们登州府暂时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除此之外,大家能想到的办法就是赶紧提醒陶知府与辽东粮商,大家一起想办法,不然登州的市面崩盘了,大家手上的债务没办法收回来,谁都是死路一条,即使不死也要去掉半条命,几年回复不了元气。

“那就请柳少早点回来,先放十几万款子出来,最好是能再多放一点!”大家很快想清楚了问题:“最好是能一气放二三十万两款子出来,对了,谁去请柳少回来。”

大家很快就想到答案:“吴老板,你跟柳少最好,还是麻烦您跑下莱州府。”

吴孟辉虽然十分热公益,但是他是个实在,总觉得这个差使不大合适自己:“我过去?我总觉得不好开吧?毕竟我是车马行的,什么时候都不怕弄不到钱,不好开啊。”

这两年吴家车行混得风声水起,手上的流动资金特别充足,吴老板确实就象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什么时候都不怕弄不到钱”,只是大家很快就帮吴孟辉找到了借:“辽东欠你的款子结清了没有?”

“还没,只结了三分之一!他们手上只有米没有银钱,所以只付了三分之一!”

“那就够了!”大家觉得这个借理直气壮:“万一市面崩盘了,辽东粮商的钱就没指望了!”

吴孟辉点点,虽然他自己觉得这个借的理由实际还是不大充分。

哪怕辽东粮商的钱没指望,但至少拿米来抵债,但是这件事事关登州大局,他不得不用心去办:“我这就跑趟莱州府!”

“别别别,大家帮你好好安排,你得把小吕一起叫去!”

吴孟辉生中还是第一次遇到过这样的隆重礼遇,登州府的这些物与大商派了二十多跟着吴孟辉一起去莱州把柳鹏请回来,为此苏通判还亲自写了一封亲笔信带给了柳鹏。

而且这次出行还有登州营的马队一路护送,沿路的知县、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