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暗影(2/5)
些快炮的制造方法搞到手。”
“还有,在河静搞这些,一定要多长个眼睛,咱们在河静的十几个坐探,都被
给挖出来了,这边的同行,不好惹哦!”
“小的明白!”
沿着新近落成不久的将军府向西不到五十步,便是一座更新的宅院,这里是崔家兄弟的府邸。
这座府邸是李家兄弟用自己的俸禄和分红在河静建起了的。本来,李守汉在将军府内给这兄弟二
单独辟了一个跨院,但是,兄弟俩担心落下一个杨国忠的名声,婉言谢绝了,托词说自家一大家子
也需要一个宅子安顿。
在自己的书房,李沛霖长长伸了一个懒腰,将桌案上的几份文书整理一下,准备明天一早送到李守汉面前去,请他签阅。
“《请发五百文钱票事》,《请行户
制度及身份护照事》,《请开陶瓷窑
事》,《请开玻璃工坊事》,嗯,怎么少一份?”多年养成的习惯,李沛霖每次都是将文件自己整理。
“大
,西院大爷回来了,他打发
过来,问大
手边的事
处理的如何了,要是处理完公务了,烦请大
过去同大爷一起吃夜宵。”在书房外当值的听差在门
回事。
“知道了,告诉来
,我一会就过去。”自己的弟弟回来了,自然是一件高兴的事
。
“还有,将将军送给我的那套瓷器和酒具
给来
带过去。”想了想,李沛霖又将手边的几份文书装进了护书,他准备和李沛霆商量一下。
走进了这间自从建成之后就没有走进来的书房,李沛霖有些惊了。饶是他也是富贵堆里滚打出来的,也是吃惊不小。
楠木桌子上铺着簇新的细竹布,一个通体碧绿的四格翡翠笔格,几只牙管湖笔,一方大号端砚,一具硕大的白玉水盂,两副水晶镇纸,一叠木刻水印着清河堂字样的笺纸,另有一具花梨木的小书架,摆放着几函宋版书。椅子上铺着白色山羊皮的椅披,上面用金线绣着莲花图案。旁边的多宝格上,摆着一个不知道什么年代的青铜鼎。
李沛霆坐在书桌后面用一具小小的算盘点算着账目。
“二弟,你这间书房着实是一丝一毫的书卷气也莫得啊!”自己的兄弟,自然没有那么多的客套,有
伺候着李沛霖坐下,他开始品评李沛霆的这间书房。
“哪里啊!那也没有咱们的大将军阔绰啊!好家伙,书房和卧房都用铜制成了水管,来降温?这可以比紫禁城里那位还要阔气啊!他顶多是弄些冰来,咱们将军,
脆使用钱啊!”
几句话说过,有听差进来将夜宵摆上,崔家虽是蓟州
,但是,崔呈秀却是在淮扬为官多年,
味自然是兼通南北,几个新来的淮扬厨子手艺很是
妙,打理了几个小菜看上去色香味形俱佳。
另有两名听差小心翼翼的开了一坛绍兴黄酒,甫一打开立刻满室酒香。
“这酒号称还是万历皇爷刚登基时酿制,到如今也是五十多年了。知道兄长
好此物,此次北上,便拜托司马帮主特地寻觅了几十坛子来。”
听了李沛霆的话,李沛霖示意听差将酒坛翻起,果然,坛子底上有大明万历五年制等字样。
听差小心翼翼的撇清酒中的白毛,又取出一坛新酒倒
,与陈酒勾兑,“这酒太陈,一饮便醉,必须与新酒互相映衬,方得
。”
几杯酒下肚,兄弟二
的话语开始多了起来。
“兄长,张问达那个小
致仕了?!”谈起远方的政事,李沛霆有些兴奋,话语里颇多幸灾乐祸的味道。
“嗯,此事我也在邸报上看过,他九月二十六
加少保致仕。”
“此
久居京师,懂得什么边军事务?偏偏官运好的惊
!先拜刑部右侍郎,署部事兼署都察院事。后迁户部尚书,督仓场。管户部和仓场,都是放
油裤裆的肥差。寻兼署刑部,拜左都御史。元年(1621)冬为吏部尚书,朝野对此
的评价,‘问达更历大任,持议平允,不激不随。’完完全全的一个因循供事的庸
而已,却先以秩满,加太子太保,如今致仕之时更加少保
衔。”
“我李家的案子,便是坏在这些官员手中!”李沛霆愤愤的喝了一
酒,重重的将酒杯墩在桌上。
“但是,你有所不知,民间纷传,此
得罪了魏忠贤,怕是魏公公要借他的
,来给自己立威!也算是此
的报应!”
一边说,李沛霖俯下身子将杯中酒洒在地上,“不肖子弟遥祝祖宗庐墓安好。”
李沛霆也随着自己的这位堂兄将酒洒在地上,不过,他自幼便和父亲在外为官,对于家乡,他的印象很是淡漠。
“哥,我听说,内地颇多士卒哗变索饷之事?”
“不错,便以你熟悉的遵化驻军为例,遵化台军营兵、南兵每月一两五钱,北军每月米一石止折银一两,其新设营兵皆折色一两五钱,本色米五斗,有马家丁每月二两三钱五分,无马家丁亦一两一钱,待遇差别如此之大,自然是积怨沸腾,且又欠饷
久,自然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