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顺化,顺化!(3/4)

载,匠师们研究出来了新式炮架。但是,却被他们自己给否定了。

“按照会董说的意思,这个似乎还差点。”

几番修改之后,匠师们终于比较满意了,将图纸和模型派送到前线,请会董指点。李守汉看过图纸和模型,我靠!这不就是后来龚振麟研发的四磨盘炮架的升级版吗?

感谢高阳!感谢胡雪岩!拜高阳的历史小说之赐,守汉当年也曾经读过红顶商,对里面这个笔墨不多的前辈产生了兴趣,并且寻找过他的相关著作。

拜读之后,大为佩服。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他的铁模铸炮法和机炮架,要比技术水平最高的英国还要高明。

于是,一纸诏令,命令铸炮场将新铸造的五门钢炮装载在这机炮架上,千里机动,南下顺化,特别在命令里叮嘱,要做好每天的纪录,行军时用多少畜力拖曳,用几推拉,行军速度如何等等。

到了顺化城下,更是将这座城池当成了最好的训练、试验对象,当成了一座活靶子。

叶琪带着各个营的营官,一面督促着部队训练攻城的各种战术动作,步兵与炮兵之间的协调配合,各营的认知标识,冲锋的队形如何为炮兵引导指示目标。另一面,便是来看这新式大炮的厉害。

“这就是新式炮架哦?”营官们新的看着炮垒里那四炮架。“你们倒是真的散漫着花钱!这上好的黄黎木、铁就被你们拿来做炮架?”他和熟识的匠师开着玩笑。

炮架的四个子确实是用钢铁制成,下面车轴上还加上了齿与棘爪,平时不用时,将棘爪收起,自然可以前退后拉,需要时将棘爪放下,便可决定是前进亦或是后退。而炮架,则是用安南出产的黄黎木制成,看中的就是它的坚固耐用。(娘的!用越南黄花梨做炮架,典型的败家子行为啊!)

“这个炮架下装四个子,可以后推前拉,架面置有磨盘,大炮安放在磨盘上,可以四面转动,故又称磨盘架四车,最要紧的就是这个,方器(矩度)和圆器(铳规)。”匠师为营官们逐一指点着炮架上的各个附件。

“这个棘爪,”匠师指着子上的一个小构件,“这样销上后,”大炮发后,便只向后退,所以,我们的炮位,大家看,后面修成了一个斜坡,比前方略高些,大炮向后退去,后冲上斜坡,力竭之后,自然向前。只要稍加调整,炮位自然便回到原位,炮手兄弟们就不用那么辛苦。”

“这个炮架,最关键的便是一个轴,两个齿,有了这两样物件的正常运转,大炮便可以俯仰自如,回环如意。”匠师指着炮耳处油乎乎的两个齿,“放在这个位置,炮,便可以平衡稳定,且轻重相匀,无后坐跳之虞。”沉重的红夷大炮需要打桩固定,是因为要在桩上与炮身连上驻退索,有绳索连引,这样火炮就不会退得过远,复位时也较为容易,弊端是基本只能前后打,难以左右转动。

“拿这个东西做啥用?”炮司的一个营官,顺手拿起来炮架旁边的一个铁,“这是孙行者的还是雷震子的?”这个时代,西游记和封榜的故事已经心,看到这根铁,营官少不得拿它开个玩笑。

“这位大,烦劳您将此物这个孔中,顺势旋转。”

那营官将信将疑,按照匠师的吩咐作起来,但只见巨大的炮身,在铁的作用下,缓缓的向左移动起来。“诶!有点意思!炮动,炮架不动!而且直娘贼的,恁的省力!”

“叶指挥。如果要调整大炮的俯仰角度,便将铁这个孔中即可。”

叶琪全贯注的盯着几个营官兴致勃勃的作着大炮,左右俯仰的炮不停地移动着。旁边,一名葡萄牙在那里惊诧的看着硕大的二十四磅的炮身在两个壮汉嘻嘻哈哈的笑声中被不停地移动着。

“好了!停下。”

叶琪命令手下的几个营官助手,“从这里到城上阮家的星字号炮台,大约多远?”

“回禀指挥。大约二里多一些。”一名炮手眯起眼睛目测了一下。

“禀大,一千一百步。”另一名炮手从炮架上抬起,他刚刚通过炮架上的方器和圆器上测量了距离。

“是这样的。”几名匠师和其他的炮手纷纷符合两的说法。

“那好!”站在炮架侧后,叶琪用千里镜仔细观察了一下星字号炮台,旋即从甲胄内侧掏出一个包裹的十分紧密的牛皮护书。展开了之后,对照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字符,中念念有词。紧接着,报出了一连串数字。

“按照我的要求,装填,瞄准。目标,炮台左侧第三个垛上的旗子。”炮兵们如坠云雾之中,旁边的炮司营官到是一幅胸有成竹的样子。

“指挥让你等做么子,你们就照做便是了!”

离得那么远,又只是打一面旗子,如何能够打中?!炮手们一面作,一面心中抱怨。

“轰!”随着一声炮响,垛上多了一个硕大的坑,被炮弹打得砖石飞的炮台上,早就看不到了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