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志向、疫病(3/3)

对耽罗的占领和初步安排之后,班师回顺化,

留下了一营玄武营兵士在岛上驻守,又有耽罗的数千辅兵义勇全数配备了刀枪。对于岛上的火力配置炮台、港设施进行一番安置,留下了三艘炮船、四艘福船和三十门大小火炮,徐还山端详了一下这座耽罗岛。自嘲的笑了笑,“也算是固若金汤了。”

一行这才扬帆南下,往顺化而来。

但是,刚刚抵达顺化港,华梅便发现码形不对。

在码上往来搬运的脚夫、苦力们都在嘴上戴着掩巾(罩),而且也不像之前那样抖擞。热火朝天。而是似乎有着一种沉闷的压力笼罩在了顺化的上空,让这里的们喘不过气来。

顾不得别的,李华梅命令自己的座舰迅速的靠泊在码上,令水兵们放下小艇,自己与弟弟华宇沿着舷梯跳到小艇上。“快划!”

堪堪到了码上,早有将军府的官吏在那里等候。

“大小姐。大少爷,请先戴上这个。”两个属员将两个散发着醋味的掩巾递给了李华梅姐弟。

姐弟俩的心猛地往下一沉。二出门时是为了避痘才走的,难道说,这一个多月,疫病的形势还没有得到控制?

从南到北,又从北到南的走了一圈,姐弟两个都对眼下大明各地的势有了很的了解。

各地的旱灾越来越严重,天气也是越发的寒冷,随着小冰河期的逐渐进,各地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就是有着间天堂之称的苏杭地区,也是水灾冰雹等灾害频繁。而在这些自然灾后会有瘟疫的到来,特别是鼠疫,更是非常恐怖的东西。从万历年起,大明各地便接连发鼠疫,特别是崇祯年间,山西发了多的鼠疫,很多地方死得空无一

那鼠疫发病迅速,有朝发夕死之说。甚至有抬着死者棺材出城埋葬,到了墓地连送葬之也被传染而死的说法。如果是顺化发类似于鼠疫这样的烈传染病,以眼下顺化的之多,员往来之频繁,一夜之间,这座数十万的城市便有成为一座空城的可能。

想到了鼠疫,华梅又摇了摇,否定了自己的这一论点。

鼠疫的发,与环境卫生有很大关系。以她曾经到访过的北京城来说,明初初建成时,大明朝府库充盈财政宽裕,对京城内沟渠卫生的管理较为得当,称京师街巷最洁最阔。不过从万历后期起,京师沟渠尽被阻塞,却是无钱淘浚治理,运道也无财修补,到了崇祯年间,北京城的街道环境更是糟糕,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街道旁的沟渠,尽成藏污纳垢之地,秽气触

现在回想起从朝阳门随着运粮船城之后见到的尘天粪地污水横流牛屎马尿遍地的京城景象,华梅心中还是不由得一阵阵作呕。听宫中太监们言到,京师曾规定车牛不许城,但是年久,这一规定也就成为一纸空谈。官府管理的缺失,反应在市容上,京师每到夏便蝇蚋不绝,虐痢瘟疫横生。一旦有疫病发阖门死绝,京城九门出达到万棺之象更是历年不绝。

环境卫生脏员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是瘟疫发的重要根源,但是,多年以来,在守汉的强力手段硬督促之下,南中军地域内军民百姓已经养成了较为良好的卫生习惯,军民打扫卫生,捕杀老鼠,业已形成了习惯。不得随地大小便,不得随意倒垃圾,每天有专将城内各处集中堆放的近百车垃圾全部运到城外焚烧埋。不但如此,将军府还拿出钱粮,、为各处城池村镇挖制诸多水井,或是引来山泉,规定不得饮用未经烧制的生水。在城镇村寨中建设多家公共澡堂与公共厕所。

而南中地域同内地比较起来,天气越发的炎热,建起了这些澡堂浴池,清洁卫生的同时,也减少各种疾病的流行机会。

眼下大明的澡堂通常有池堂和官堂二种设备。前者为大浴池,众多可以同时浴,后者单独一室,仅容一,或是仅容数,内中还有为客打水或搓澡之。而南中军推行的澡堂格局中当然没有官堂,在这里,不论是兵还是官,大家都是一样的坦诚相见。

除了公共浴池之外,各处厂矿工场也都有自己的内部工浴池,供下工的工匠师洗涤身体,稍事休憩之用。

ps: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要是打算扮演角色和对剧发展有什么建议,可以在书评区和吧里留言。另外,是否要推行一下简化字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