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片海只能有一个龙王(七)又名:珊瑚颂出场!(1/4)
两支军队便分为三四处据点进
到了沉闷的对峙期。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都希望对方先动,希望从对方的动作之中找到
绽,进而一战
敌,给对方以致命的打击。
南澳岛、东山岛、广澳湾、金厦海面都是一片沉寂。过往的船只无不是夹着尾
飞也似的通过,双方都对这些船只视而不见,陷
了西线无战事的状态。
至少,表面是这样。
但是,事实如何呢?
海风吹过冬
的海面,将停泊在海面上的船只吹得阵阵微微摇动,将一阵阵寒气吹进军营之中。
俘虏营中,却是丝毫不见年终岁末,急景凋年,又是身为阶下囚的惆怅。
俘虏营中如果不是门户森严,不能随意外出的话,几乎令这千余名郑军俘虏乐不思蜀了,哦,貌似这群家伙大多数是漳州、泉州一带的
,和四川隔着十万八千里呢!
同南粤军一样的营帐,每个
都发放了厚厚的过冬棉衣、被褥,十几个
一顶的帐篷里怕这些
寒冷,还配备了一个蜂窝煤炉子,每天都有定量的煤可以去领。
“每
里只管好菜好饭招待,再这么养下去,咱们身上就要长几斤肥膘了!”几个郑家的老兵油子刚刚吃完了午饭,腌
咸鱼炖大白菜,里面还可以看得到不少豆腐,满满一猪腰子饭盒冒尖儿的大米饭,筷子上串着四个沙钵大的白馒
,嘴里吸溜吸溜的喝着热热的蛤蜊蛋花汤。吃的众
大冷天的脑袋上热气腾腾。
“怎么?好菜好饭养着还不好?南粤军的
又不是食
生番,难道说养肥了咱们杀了吃
不吃?”
几个老兵互相挤兑调侃着,实际上也是在给自己宽心壮胆。
自从被俘以来,有伤的给治伤,有病的给治病,没病没灾的就集中到一处好吃好喝的养着。一
两
还可以,连着七八天了,都是如此,不由得
们心中不起疑心。
“出来集合!”
饭后各自收拾了吃饭家伙,将一应器具洗涮
净送还给了伙房(为了安全起见。禁止俘虏们拥有筷子、勺子这类可能被加工成利器的东西。)众
正准备乘着饱食之后混混欲睡的状态去找周公聊聊。不料想,俘虏营中响起了阵阵尖利的哨音。
“终于来了!”几个老兵油子互相对视了一眼,脸上都浮现出了一抹苦笑。
“不知道我们将是怎么一个死法?押到海上一刀一个砍了,一脚将尸体踢到海里?还是直接绑了押到外海丢下去?或者是一刀一枪。给捅个通明窟窿?”
们暗自揣测着。磨磨蹭蹭的从自己的帐篷里走了出来。
“回去拿上你们的凳子!到海庙前看戏去!”几个凶恶煞般的看守盯着这群死样活气的家伙。气就不打一处来。
海庙前,早已有数百名广澳湾的乡民在这里聚集,周围有二百余名南粤军的兵士散布在四周担任警戒和弹压秩序。
锣鼓声响起。有
在台
上树立了一块水牌子,有识字的
悄声念了出来,“《珊瑚颂》?”这个戏听着倒是闽南一带流行的高甲戏曲调,但是似乎没有听过高甲戏有这个戏啊?
几个老兵油子还在忐忑,戏台前已经坐满了
,锣鼓声中,好戏开始。
几句唱腔一过,原本打算趁着看守和周围弹压士兵不注意的时候照着台上吹
哨起哄来调戏一下小旦、花旦的俘虏们,突然间安静了下来,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台上的演出。
因为演的是他们熟悉的事
。
珊瑚岛上的
儿瑚妹,是一个小商
兼水手的
儿,有着一个同样是水手的
郎阿青。父亲老顺德在一次海上风
之中翻了船,折了本钱,无奈之下,老顺德只得和阿青一道到珊瑚岛、龙
山、老牛岛的渔霸兼船主七姑
家的船上当水手,试图把欠下的驴打滚的债还清,把因为欠账被送进七姑
府里当丫鬟的瑚妹早点赎出来。
可是,在船上当水手和跑单帮的小商
一样,都是因为船主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而赚不到什么钱。顺带说一句,老顺德就是因为被郑家垄断了商路和贸易,而不得不冒险在风
天出海,试图抢一个时间差,赚取些卖命钱而翻船
产的。
而这个曾经在年轻时候因为争夺渔场而和七姑
大打出手的老顺德,在七姑
家的船上自然过的不会很舒服。因为,如今的七姑
因为攀上了郑家,加
了郑氏海商集团,而今非昔比。
“镇三岛占四海独霸珊瑚,比不上郑船主也够豪富。虽说是朱皇帝坐了天下,七
在海岛不逊与他!”
“苦海茫茫云雾漫天,穷苦渔家受熬煎,阿青哥被迫躲大陆,冬去春来已半年,汪洋大海隔音讯,哪年哪月回家乡?渔霸船主禁出海,租税
勒紧如弦,家中断粮爹染病,登门求借心如油煎,漫天乌云几时散,渔家何时见太阳?眼睁睁望穿千重
,盼只盼何时有晴天?!”
“孤灯映影夜气寒,恨无限囚困牢监。渔霸的
宅院,宛似那阎王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