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珠江码头(2/3)
嗅着被阵阵江风吹到鼻子里的怪味,安天虹饶是涵养极好,也忍不住微微皱了皱眉
。
“
斯滕先生一路远来,辛苦了。请先行到馆驿之中梳洗一番,稍稍休息几
,待我禀明主公后,再请主公接见先生父
一行
。”
“请转告大将军,
斯滕永远是他最谦卑忠诚的
仆!”
客套了几句,
斯滕看了两眼码
上那行走在铺设烧灰路面上两条长长铁条上面,不时辘辘作响的巨大马车,有些恋恋不舍的登车而去。
“爷爷,这些红毛夷来见主公做什么?”
当年的老狐狸胡礼成,此时
上的白发也已经稀疏的只能挽上一个小小的发纂,拄着手杖缓缓而行的他,在孙子胡信海的陪同之下,在这座刚刚划归到顺风行名下的码
上往来巡视,监督那些苦力们将轨道马车上的货物搬运到他们该去的地方。
“主公做事。从来都是龙见首不见尾,你我只需要做好主公
代下的事
,将自己的本分做好便是。”老狐狸
虽然进
耄耋之年,但是思路却依旧清楚的很,他缓缓的沿着嵌
地面的凹形马车轨道行走着:“就像这轨道一样,当
主公问我,如果在广州码
上铺设这铁条。费用由咱们顺风行出,他把这码
给咱们使用二十年,问你爷爷我愿意不。当时我连个不字都没说,立刻向主公请示,银子什么时候
到账房?”
“要不说爷爷姜桂之
老而弥坚呢!这码
铺设了铁轨,用的工
少了两成不说。搬运的货色却提高了七八成不止!”
“所以,你就记住一点,主公要你出钱也好,出力也好,特别是别的地方从未听说过的事
,你务必要一
应承下来,获得的好处是你投
的数倍、数十倍不止!”
胡礼成教育孙子的话。可谓是他这二十多年跟着守汉一路走来的心得。
在最早投奔守汉麾下的
中,他胡家和扈家等几家可谓是财雄势大,田地、林场、锯木厂、矿山、铁厂,
食作坊、信局遍布南中、吕宋、扶桑、暹罗、天竺各地,但是越是如此,这十几家
越是对守汉忠心耿耿。
“咱们要不是当
见机的快,投到了主公麾下,如今。哪里会有这想都不敢想的
子?”
在自己的
宅落成的时候,胡礼成请几个当年的老弟兄一同饮酒说话,酒后一番肺腑之言。
“发钱粮了!”
随着一
红
渐渐西坠,珠江水面被染得通红。码
上
发出阵阵苦力们的欢呼声。
们兴高采烈的说着、叫着,互相比着手中竹签的多少。这是他们任务完成的凭证,每搬运一次货物便发给一枚竹签,竹签上的颜色也有所不同。用不同的颜色区别不同的货物种类、重量。码
上的工
苦力们,他们的收
便是建立在各
运货量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所谓计件工资制,否则随便一个
在码
上
一天。也要跑了来领取一天的工钱?
如果肯拼命、不惜力的话,同样的工作,搬运的货物多的,就可较别
多拿工钱,除了正常的工钱之外,还有奖励的伙食津贴。
苦力们开始排队领取他们的工钱和奖励的伙食津贴,仓库有专门的顺风行的办事员负责发放,两
钱箱箱盖打开,里面满是亮晶晶的通宝和银元,旁边还堆起了几堆米袋子和各式各样的
罐
、腌
、烧腊等物,一
巨大的粮桶里,白米冒出了尖,装米的斗也是标准份额,不是那种做了手脚的斗量。
“小海,如今的伙食津贴是怎么发放的?”
看了两眼发放工钱的长队,胡礼成突然开
发问。
“咱们顺风的定额是每天搬运五十趟,至少四千斤,超过这个标准的,每增加一千斤,奖励五十文钱。如今主公有军令下来,往西面和扶桑运输的粮食物资多,
前这边公议过,每多运一千斤,给一百文伙食津贴。。。”
“你个败家东西!”
老狐狸的声音骤然加大,令排队领钱的苦力们都听得清清楚楚。
“不是说好了只增加到七十文吗?你怎的增加到了一百文?你是不是觉得我们这些老家伙快要
土了,不中用了,你就可以肆意妄为了?!”
苍老的声音在江边的傍晚传得格外远,听得众多的苦力无不心中一惊,难道说自己辛辛苦苦搬运货物,应该得的钱便要因为这个老
子的一番咆哮丢进珠江了?
胡信海也是被爷爷的这番举动弄得有些不知所措,当
说好了的每多运一千斤便多给一百文的伙食津贴,因为宁远伯府要在扶桑和天竺地域有大量的物资消耗,军
如火,所以,顺风行各处码
都是如此安排。却为何爷爷要单单在自己管的这珠江码
上如此
蛋里挑骨
?
好说歹说的将拄着手杖大发雷霆的胡礼成劝走,胡信海对有些惶惑不知所措的管事丢下了一句话,“照着一百文发!”
他身后,一阵低低的欢呼声传了过来。
“小海,爷爷刚才骂你。你是不是生气了?”
走到了僻静处,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