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北方!北方!(三)(2/3)

不要说传教士们如此兴奋,火器,还有各种技术产品,一向是红夷敲开中国大门的优势所在。

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来华后,在崇祯七年,与罗雅谷一起,向大明皇帝献贡欧洲带来的望远镜一架,以黄绸封裹,并连带镀金镜架与铜制的附件。此事受到崇祯帝及朝野各界重视,不但汤若望受到接见嘉奖,中国政府还组织力量进行仿制,当年中国自制第一架望远镜完成,名曰窥筒。

而在此前,那位教名“保禄”。已经进了天主教封圣程序的上海相国徐光启等亲西方士,就多次向澳门的葡购买红夷大炮,仅仅在天启年间,就买了红夷大炮二十六位,十九门留守京城,其余运至关外的宁远城。

宁远之战后,红夷大炮声名鹊起,激起朝野的购买与仿制热,崇祯元年,葡雇佣军到京。内有军二百。还有三十一名铳师,工匠与伴,共带大铁铳七门、大铜铳三门以及鹰嘴铳三十门,由西洋统领“公沙的西劳”率领。这些火炮。崇祯帝赐名“威大将军”。

与此同时。明廷还对红夷大炮进行批量化仿制,地点多在东南沿海,至崇祯三年。仿制的大中小型红夷大炮有四百余门,历史上明亡时,共造各类红夷大炮一千余门。

按理说,这样的火炮花费国家力物力财力如此之巨大,在明末那种财政赤字浩大,国库空虚紧张的况下,能够投如此巨大的财力,应该见到效果了,为何到了松锦战役后反倒被“野蛮的鞑靼”超过?

很简单,从一组数字就可以看得出来。我们从徐光启推崇的购买葡萄牙火炮,制造鲁密铳过程之中进行分析,一支鲁密铳的官方造价,一百五十两白银,而到了清朝的康熙、雍正年间,一支鸟铳的造价不过几两银子,这其中巨大的价差是怎么回事?

还有,热衷于购买所谓葡萄牙原厂火炮的徐相国不会不知道,葡萄牙、西班牙、英吉利在东方的军备,很多都是从广东购买的。既然如此,又何必非要从葡萄牙手中购买?原因,只有简单的两个字,回扣!

明朝官员们所购买的火炮从红夷小炮到大炮,价位最少百两起底,一直到数千两不等,甚至还购买过重达七千斤的红夷大铜炮,仅炮弹就重二十三斤。

而徐光启与洪承畴曾向西洋订购大批炮弹重十斤的红夷大炮,当时每门报价为一千两银子,徐光启曾聘请大量的佛郎机造鹰嘴铳,报价十两银子一门,鸟铳一杆报价要四两银子。

也就是因为有了这种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行为,徐相国才在上海留下了一个徐家汇的地名,子孙之中更是出了一个叫做倪桂珍的外孙,这个外孙的几个子婿,更是大名鼎鼎,恕不赘述哦!

火铳的连番击效果,令坐在御座上的黄太吉十分满意,黑皮胖脸上不由得浮现出难得的笑容。随着震耳欲聋的火铳齐声不断响起,浓密的白烟随之腾起,黄太吉脸上的笑意变得越发浓厚。

火铳的巨响与弹丸击发时灼热的火光让他身后的满洲亲贵们兴奋异常,前方竖在火铳兵五十步外的靶子和绑扎麦的厚实木板被打得火星飞,碎裂飞扬。这种威力,看得不曾与南粤军直接对战过的豪格等都是兴奋的满脸通红。震耳欲聋的齐声一阵响过一阵,这二千火铳兵经过了一火铳齐后,竖立在他们面前的靶子己是半个也无,只留下满地燃烧的麦余烬,呛的硝烟味到处弥漫,前方难以视目。

“上铳刺!杀!”

孔有德一声粗的呐喊,队伍之中那些跟随他从东江镇时期便一道征战的军官们齐声做喊,各队的火铳兵们纷纷从腰间将铳剑取出,套在铳管上,顿时一个长约五尺的短矛出现在了火铳兵手中。

“大清皇帝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军官们跃身上马,领着这二千火铳兵朝着还在冒着青烟和火苗的想象敌军阵地猛扑过去。

这样一幕,当然会令黄太吉十分欣慰。

他命将孔有德等唤到近前,取过孔有德背上的火铳仔细端详。他不释手地抚摸那乌黑厚实的火铳,熟铁打制而成的火铳铳管微微有些发烫,想来刚才孔有德也曾经亲自燃放火铳,铳还在冒着轻烟。

“恭顺王,你善火器,以你的眼光来看,今我大清之铳炮,较之明国如何?”

“我大清铳炮之工,威力之犀利,远胜明国!更兼一点,我大清兵所用火器皆为自制,铳炮弹药源源不绝,不类明军,大多良之铳炮皆外购而来。”

孔有德稍稍沉吟了一刻。立刻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明清两家的差距。

黄太吉很是满意孔有德的这个回答,传旨下去,今参加演之兵士、军器作坊之工匠,每赏给粳米二斗,衣料一身。

不要小看这粳米二斗,以目前盛京的粮价,这差不多是十两银子了。

“陈板大,火炮你铸造有功,火铳你也给朕造了出来,更有研制弹簧之功。朕本当好生赏赐你一番。但是方才又有一件事萦绕在朕心。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