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其父其子(3/3)

。可是,这样一来。你要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家,又没有那么多空闲土地可供开垦,该如何处置?

不过,好在如今倭国境内,将军和大名都晓得,天皇宫中的那位少爷,其实就是当初李家大殿下的骨血。否则,为什么每年宁远伯府都给天皇陛下拨了至少一万石上等粳米和至少五千贯钱来做什么?除了银钱粮米之外,几乎每次宁远伯府有到倭国来传达伯爷的指令需求或是办事。但凡是有些脸面在府中的,都要到天皇宫中去见见那位天降迹而生的少爷,各种上好的器物玩具大把的送上不说,言辞之谦逊,举止之恭敬,便是面对德川将军时也不曾有过一星半点。

有这样的不去求,当真以为幕府上下都是傻子吗?

为了幕府治下的倭国长治久安,海内升平。作为德川幕府的二号物,松平大特意到天皇驾前求见。请天皇陛下赐了一封书简。他便怀揣着这封信前来求见李大殿下,希望大殿下看着当年两军一并并肩作战平定岛津之,且多年来倭国对天朝上国的诸般恭敬面上,同时也是看在德川家一直替大殿下供养那对天皇母子的面上,伸出援手来。

“请大殿下代为向大将军斡旋,或是增加对敝国粮米输。增加对敝国所出产之各类土产之采购数量。或是俯允敝国向南中各处增加劳工和输出。以免得敝国境内游手好闲之浮子弟过多,闲极生了事端!”

这便是松平信纲求见李华宇的本意。

增加对倭国的进出,或是增加倭国的劳工和数量,这些对于李华宇来说,乃至于对整个南粤军体系来说都是一件好事。眼下各处的工地、林场、船厂、修筑道路等。无不是出现大批的劳动力缺。便是许多的田庄之中,也是对倭国劳工需求益增加。李家自己在暹罗的几处大田庄之中,割胶的倭国劳工每年便是缺少至少数千。引进更多的苦力,或是低端劳动力,正是南粤军眼下所需要的,否则,也不会向崇祯和大明朝廷如此尽心竭力的提供兵力,供奉钱粮,为的不就是能够大量移民?难得有倭这种便宜劳动力可以使用,而且最关键的,这是倭自己上赶着提出来的。

不过,松平信纲老中大提出来的一点合作方式,却是李华宇难以决定的。

“大殿下,您在齐鲁大地需要手,不如便让敝国的那些劳工在宁远伯府的田庄当中务农便是。这样,敝国之可以先到琉球帮助尚殿下采挖鸟粪,之后更可以随同运输这些鸟粪的船只一道抵达齐鲁,为大将军效犬马之劳。”

这无疑是一个好办法。不但解决了棉花田的肥料问题,还可以缓解棉花田劳动力紧张的问题。

但是,却是绝对不行!

只因为守汉曾经在使用倭国炮灰和劳工问题上,在南粤军多次高层会议上和许多非正式场合提到过,倭国,用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但是不得用于大明腹地。甚至双脚踏上都不可以!

许多对此不明就里,但是转念想想便告释然,“想来是倭寇嘉靖年间祸沿海地区,万历年间又在朝鲜与朝廷大战数年。有这个疙瘩,主公当然忌讳倭在大明内地出现!既然不能在大明内地出现,那便让他们去缅甸,去榜噶剌,去十州,去忽鲁莫斯。总之,咱们需要用的地方多得很!”

这些如何能够理解守汉对于倭那份到骨里的提防与仇恨?

但是,却没有敢于在这个问题上去触碰守汉的底线,何况,到处都有用之处,大明腹地又是流民遍地,何必将有限的运力消耗在运输倭劳工身上,这不啻于到江边挖井,何必大费周章呢?

既然有现成的这个说法,李华宇便顺手拈来。

“松平老中大,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想来你也看到了,我大明内地最近天灾不断,本地都是急着找一份事做,又怎么能挤出来差事给倭?二弟华宝那边几次写信来,抱怨施工手不足,三弟在榜噶剌等处也是急需手。以在下看,不如还是将贵国之往南中去便是。”

这个理由,更是让松平信纲无话可说。不过,他的目的既然已经达到,便不再纠结那些劳工用于何处了。他甚至都不和李华宇探讨每年输出劳工数字,那些事自然有该管之处置,作为大殿下的李华宇只要有个态度就可以。

“敝国上下,感念大将军父子的恩德!若是后大将军想要高升一步,用得着敝国之时,大殿下一句话,敝国上下与大殿下有骨,自然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仔细品砸着松平信纲话语之中的味道,李华宇总是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