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带路党,自力更生还是两头在外?(1/3)

脑海中回忆着三官庙之中的旖旎缱绻景,那矫健与中原子截然不同的躯体,如同一匹,也有一转眼间主客移位,从骑士变为被驾驭者,两具躯体便在这初夏季节里流了汗水和体。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他开始胆大一些,偷眼向大政殿前檐下的御座张望,看见皇帝坐在中间,喜悦。他不必偷问别,偷瞟一眼就心中明白:那坐在皇帝左边的中年必是皇后,坐在右边的标致少必是受宠的永福宫庄妃。他不由得心中又一次感叹清国确是仍保持夷狄之俗,非礼乐文明之邦。按照大明制度,后妃决不会离开宫,连亲信大臣也不能看见。即令太后因嗣君年幼,偶尔临朝,也必须在御座前三尺外挂起珠帘,名曰“垂帘听政”。她能够在帘内看见群臣,臣下看不见她,哪能像满洲这样!他不敢多想,心中警告自己务要称颂“国俗”,万不可再有重汉轻满的思想,致惹杀身之祸。

洪承畴想着自己今生虽然做了降臣,但竟然在未降之时承蒙清主如此眷顾,如此重视,如此暗使他的宠妃两次下临囚室,亲为捧汤,柔声劝饮,更有身布施将自己从一心求死的边缘拉回来的再造之恩!这真是千载罕有的恩幸,真应该感恩图报。然而他又一想,清主命庄妃做此事必然极其秘密,将来如果由他泄露,或者他对清朝稍有不忠,他将必死无疑;而且,倘若清主和庄妃后对此事稍有失悔,他也会有不测之祸。这么一想,他不禁脊背上冒出冷汗,再也不敢偷望庄妃了。

一面装作欣赏着场中的表演。一面缓缓的将自己的视线移开,但又不能引起旁的注意。

猛然间,他的视线与旁边同样贪婪凶狠的看着庄妃的一道目光撞在了一处!那目光的主正是眼下炙手可热,手下兵丁不下十余万,包衣才颇多的睿亲王多尔衮!

他心中咯噔一下,不知道是一种什么心涌上了心!雄动物对于别的雄将求偶目光投向了自己的配偶时的那种本能的反应。吃醋,准备反击等等,还有更层次的,为臣者发现有觊觎皇帝所拥有的一切时那种急于献忠心的冲动。

但是,令他的心猛地向下一沉的是,另有一道目光同样肆无忌惮的投向了永福宫庄妃身旁的一个旗装贵。那是黄太吉的皇后,庄妃的姑姑哲哲!

这道目光的主,则是多尔衮的弟弟,素有荒唐王爷之称的豫亲王多铎!

这哲哲虽已年过四十。却仍旧风韵犹存,让依稀可见当年科尔沁第一美的风华。多铎年幼丧母,有恋母节,这哲哲虽然年纪大了点,但是贵为皇后,雍容华贵,自有一番吸引力,又有成熟的魅力。对多铎这种年轻诱惑力还是很大的。

“唉!”洪承畴面对这兄弟二,却也只能知难而退。随便哪个都是他这个新近降惹不起的。何况。这些游牧渔猎民族之中原本就有父亲死了,儿子继承父亲妻妾的传统。父亲都是如此,何况是兄长的

强忍住内心打算吐槽一番夷狄之风的冲动,洪承畴将目光投送到了场地之中正在表演的那几对狮子身上。

他从狮子的形状也看出了狞猛的“国俗”。他不敢在心中挑剔,随着左右同僚们高高兴兴地欣赏“狮子滚绣球”来。

在这场隆重热烈的庆典之后,却也是议论纷纷。流言四起。许多满洲亲贵王公大臣在私下里议论,认为黄太吉对洪承畴看待过重,赏赐过厚。有甚至说:“多年汗马功劳,为皇上负伤流血,反而不如一个被活捉投降的南朝大臣。”驻军锦州一带的诸王、贝勒等回来以后。这种不满的言论更多了,其中还有些涉及庄妃化装宫婢去三官庙送参汤的话。

黄太吉必须赶快将这些闲话压下去。这一天,在清宁宫早祭之后,黄太吉留下一部分满族王公、贝勒赐吃。这些都有许多战功,热心为大清开疆拓土,不得赶快囊吞半个中国。吃过,黄太吉向他们问:“我们许多年来不避风雨,甘冒矢石,几次出兵明国境内,近又攻占松山、锦州、杏山、塔山四城,究竟为的什么?”

回答说:“为的是想得中原。”

黄太吉点笑着说:“对啦。譬如一群走路的,你们都是瞎子,闯。如今得了个引路的,我如何能够不心中高兴?如何不重重地赏赐他,好使他为我效力?洪承畴就是个顶好的引路,懂么?”

回答:“皇上圣明!”

黄太吉哈哈大笑,挥手使大家退出。

之后,在十王亭前,清国的王公大臣满汉官员们齐聚于此,今天要在这里进行朝会。就松锦广宁大战后清国该当何处去进行一番计较。

虽然冠盖云集,但是众都清楚,实际上有发言权的,只有皇帝黄太吉本,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兄弟,以及刚刚投顺,尚未分派职司的洪承畴寥寥数而已。

看着自己手下的这群王公大臣,文武官员,一个个脸上身上那分量十足的发户气,不由得让黄太吉心中一阵冷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