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破城(四)(2/3)

“第三列,上前!击!第一队,卧姿,装填!”

顿时,铳冒出的火光连续成了一道火链。瞬间升腾起的白色烟雾在火铳兵的上形成一堵厚厚的烟墙。让大片大片的雪花未能落到地上便融化成了水滴落在了们的衣袍上。

“装填!击!”

烟雾当中,带队的吴祥用太监特有的尖利嗓音毫无好生之德的将可怕的命令传了出来。转眼间,卧倒在地的火铳兵们又一次的将火铳当中的弹丸发出来!

“该死的阉货!”

带队的大顺军军官已经透过烟雾看到了对面打死打伤他百十号兄弟的这些原来不过是一群太监,不由得气得他跳如雷。

“他们用得是什么火铳?!居然击的如此快!”

这军官也是打仗打老了的,很快便发现了对面的形有些不同。手们打完了手中弹丸之后,不必立姿装填,很是很惬意的卧倒在地或是采取蹲姿便完成了装填动作,而后继续将一的弹丸无休无止的泼向大顺军队。

“将爷!那里面好像有个大子!”一名军官指着隐约可以看见的崇祯有些兴奋的指给将官看,“不定是个王爷什么的!”

“好!告诉兄弟们先行退下来,反正他们的火铳也打了这半晌了,无法再多打了!咱们整理一下队伍,一气冲过去,活捉那个大贵!”

“好!打得好!”看着水般退下去的大顺军队伍,崇祯兴奋的几乎两只眼睛里眼泪都要出来了!他在一瞬间都想亲自率领着这三百内太监夺回崇文门。也好在后的青史上为自己的武功留下浓浓的一笔。让后知晓,朱家的皇帝,不光是太祖朱元璋能够提三尺剑击鞑虏恢复汉家江山,也不光是成祖朱棣能够远征沙漠,亲自上阵,更不要武宗朱厚照,能够在应县与士卒同吃同住,甚至还亲手杀敌一,亲自指挥的这场战斗,取得了杀敌十六名,己方伤五百六十三、亡二十五的战绩,被称为应县大捷!打得鞑靼王子所部数万骑因为被杀十六的战绩而不得不退出长城各,数年不敢窥视边塞,百年不敢靠近应县。“朕之武功,当不差于武宗!”崇祯中喃喃自语。

“皇爷!不可以恋战!趁着逆贼暂时退走,咱们快走!”到底王承恩是经历过沙场搏命的锻炼,知道该如何把握节奏,当即便拨转崇祯的马领着他向东狂奔而走。

向朝阳门的方向走了一段路程,前面路北边出现了一座十分壮观的第宅,崇祯问道:“这是何处?”

一个太监回答:“启禀皇爷,此系成国公府。”

崇祯道:“叫成国公出来护驾!”

三四百停止在成国公府门前的东西两座石牌坊之间,有一个太监下马,去叫成国公府的大门,好半晌里边才有问:“是谁叫门?有何要事?”

太监回答:“是钦命京营提督,司礼监王老爷有事拜见国公。”

门内声音:“国公爷此时在朝阳门外京营驻地督战未回,请王老爷改来吧!”

叫门的太监回来对王承恩:“公公,城内的几处勋贵府邸都是如此。都爵爷在朝阳门外督战,以婢看来这都只是借而已,这些怕是都在城外京营军营之中躲避!婢告诉他是圣驾到此好么?”

“他们倒是伶俐得紧!”

崇祯哼了一声算是对这些勋贵们的打短跑记录行为做了一个评价。

“唉,朕无力治理江山,徒苦了满城百姓!”望着城中数十处火,满耳都是喊杀声和马蹄声,随着大雪的纷纷落下,眼前一片昏暗。这一派末世景象,让崇祯刚才的一兴奋又是然无存。

王承恩道:“皇爷真是圣君,此时还念着满城百姓!”

崇祯又:“自古亡国,倘若国君身殉社稷,必有臣民从死。我朝三百年养土,恩厚泽,不知道有多少不忘君恩,为朕尽节?”

“皇爷,何必出此不吉之言?漫是我大明尚有江南、山东半壁江山完好,便是通州蓟门天津等地依旧在我大明官军手中!卷土从来未必是什么难事!便是汉唐天子,也曾有过车驾出京之事!不过,倘遇天崩地坼之祸,京师内外臣工以及忠义士民,一俟得知龙驭上宾,定有许多为皇上尽节而死,岂止婢一内巨而已!”

崇祯的心中稍觉安慰,忽然问道:“文丞相祠在什么地方?”

王承恩遥指东北方向,哽咽:“在那个方向,离国子监不远。皇爷,像文天祥那样的甘愿杀身成仁的千秋忠臣,也莫能救宋朝之亡。自古国家兴亡,关乎气数,请皇上想开一,还是赶快出城为好,莫等贼兵来到身边!”

崇祯在想着颇有忠正之名的四朝老臣李邦华昨曾告诉他在贼兵城时将在文丞相词中自缢,此时也许已经自缢了。

其实,李邦华昨听李自成的了外城,就带着一个仆移居被尊称为文信国的文天祥祠堂中,准备随时自尽。这一夜他不断叹息,流泪,时时绕室彷徨。他越想越认为倘若皇上采纳他的“南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