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争夺(一)(2/3)
出战,砍下来了南蛮子的脑袋,本身他的甲胄兵器归本
所有,更有大将军给出的赏钱还有半个前程。这个买卖划得来!”
无数
都在心里暗自下定了决心,再有同南蛮作战的事,一定要拼死向前,砍下几颗南蛮的
来!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半个前程,这种军功功勋指数点,可是相当值钱的。完全不像是清末随便一个湘淮军军官都是一二品的顶戴,有黄马褂,甚至还有
图鲁勇号而哭求一个实职守备而不得的年代。
清初的前程非常有含金量。天聪初年的八旗只有四十多甲喇,二百多牛录。加上朝廷的皇帝、贝勒、议政大臣、六部和内三院官员,中上层统治者总共也就500余
。
而立下了夺城、
阵、阵前斩将(敌军主帅)、绝对优势敌军包围下完成既定坚守任务、断后救主等极其危险的特殊大功,才价值半个、或者一个前程,而半个前程就能让普通旗丁进
世袭统治集团成员的序列。
清初(努尔哈赤到顺治初年)从没有任何世袭官职的白身旗丁,只要立功得到半个前程,就可以获得“拖沙喇哈番”,汉文称“云骑尉”,源自汉官的“外委千总”,这就是最低级别的满清爵位,可升官至拨什库(领催),与品级制度挂钩,为正五品。
蒋良骐《东华录?顺治四年》:“十二月,改世职昂邦章京为
尼哈番……牛录章京为拜他喇布勒哈番,半个前程为拖沙喇哈番。”
曾经有
计算过,在清初,从包衣到贝勒,一共需要二十四个前程。便是曹振彦自己,也不过是靠着半个前程从包衣变成了多尔衮麾下的掌旗鼓牛录章京。
就在众
一片羡慕嫉妒恨得眼睛都红了的目光当中,曹家父子被多铎左右手各拉着一个,兴冲冲的进了自己的大帐。
宽敞的大帐之中,早已摆设好了数十桌酒席。
众
酒过三巡之后,便在多铎的提议下,听高居首席的曹尔玉讲述此战的心得体会。
虽然在场的将领官员们识字的不多,更没有随身携带笔记本记录的习惯,但是,每个
都高高的树立起耳朵,伸长了脖子,努力将曹尔玉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收
耳中,唯恐漏掉一个字。然后牢牢的记在心中。大帐之中,只有轻微的呼吸声
织在一处,余下的,便是曹尔玉的声音在帐内回
。
“
才也是跟随王爷一道,从塔山时起便和这南粤军作战。平心而论,南粤军确实是我大清八旗的劲敌!军纪严明,器械
良,尤其是善于使用炮火,往往是炮弹刚刚落地,步兵的铅子就打到了你眼前,跟着就是刺刀见红的时候。”
“我八旗将士,论起来,个个都是好汉,都是十余年间战场搏杀,养成的
兵良将。论起武艺来,比这些农夫出身,仅仅
演过数月的南粤军强上不知多少倍!若是一对一、一对二的对战,不要说
牙喇兵,白甲兵,就是我八旗之中的随便一个余丁、包衣,都能轻松获胜!”
曹尔玉的话,让在场众
发出一阵畅快的笑声。可是,曹尔玉稍稍停顿了一下。“但是,
家不和你这么打。南粤军的兵马,最是擅长的,以
才愚见,不是火器,而是严格的军纪,让三
、五
、十
、百
、万
一心,结阵而战!”
曹尔玉的这话,立刻得到了共鸣。许多
纷纷列举出来了自己的切身体会,从最近的几次战斗,一直上溯到松山、塔山、锦州等地的战事,资格更老的
甚至把几次
关劫掠时的战例拿出来做为曹尔玉这个论点的注脚。
“各位说得极是。不管南粤军手里拿的是长矛还是火铳,和咱们对战的是步兵还是骑兵。打得是正宗的南粤军旗号还是吴标的额模范旅,他们的战术,战斗力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所以,我八旗兵马,每每与之对阵,便是吃了这个大亏!其实也不光是我们,当年南粤军的反骨仔吴标,更是打遍了关内关外,先后同流贼的张献忠、曹
、李自成作战,少有败绩。到了辽东,更是让我大清将士很是吃了些亏。
才也就是从他身上渐渐悟到了如何对付南粤军的门道。”
“你从吴标那个蛮子身上发现了对付南粤军的门道?”多铎顾不得身边的洪承畴脸上微妙的肌
抽动,他只看到了几位八旗将领,蒙古王公脸色大变,手里的酒杯都快要拿不稳了。
“是!当
锦州的祖总兵带
来降。
才受命接待降
,安
模范旅的降兵。这是当
主子给
才的差事。”多铎恍恍惚惚的记得有这么一桩事,两白旗也从模范旅的降兵之中抢夺到了大约二百多
。
“你继续说下去!”
“
才和祖总兵手下的
,还有这些前模范旅的
分别聊过。”大帐内的数百道目光一齐盯着曹尔玉的脸,希望从他嘴里立刻得到答案。
“祖总兵和模范旅两面的
都说,如果不是锦州街道上摆满了辎重车辆,模范旅的兵被分割在了各处,无法列阵而战,当真动起手来,鹿死谁手也说不定。”
“这么说,你此番出战夜袭,便是学了这一招?”洪承畴想起当年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