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潼关之战(八):僵局中的变局!(1/4)

“儿子见过母后。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在由秦王府改造而成的大顺皇宫里,罗虎规规矩矩的按照大顺朝廷的礼仪,给养母高皇后磕行礼。这倒不是虚的,他们这些基本上都是由高桂英一手抚养长大,要说没有母子感那是瞎话。

高桂英的军政才,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有着贤内助美名的,甚至比李世民的长孙皇后还要强。长孙皇后只是留下了能够劝谏李世民的美名,高桂英可是能够帮助李自成统领部队,镇守后方的。在历史上,大顺军之所以能够在李自成死后还能一直坚持到了康熙年间,高桂英的居中协调组织功不可没。如果没有高桂英在,恐怕也就没有历史上的夔东十三家抗清斗争了。

在宫门,罗虎很是惊讶的遇到了中军总管吴汝义。

“子宜叔,您不在潼关陪着皇上御驾,怎么回来了?”因为不是正式场合,罗虎还是很亲热的用当年闯营时期的习惯来称呼吴汝义。

“潼关的仗打得很艰难,数十万大军屯集于一隅,每里粮柴炭油盐军饷消耗巨大。皇上命我回长安来见皇后,请皇后火速发粮。”

在宫门等候传见时,简单谈了几句,便被高皇后身边的亲兵请进了高皇后的寝宫之中。

“小虎子,北面的战事结束了?”

“回母后的话,儿臣幸不辱命,一战而胜。将东十余万兵马尽数歼灭于关中平原边缘地带。只可惜有万余逃走,眼下,王四儿和李来亨正在带领马打扫战场,搜捕残余鞑子兵将。儿臣特意前来请示母后,我部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你且说说北路形如何?”高皇后稍稍思忖了一下,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罗虎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养母会提出这么一个尖锐的问题,着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旋即便用低沉的声音回答高皇后的问话:“关中北面的几个县,虽然只被鞑子侵占了数,但是,按照儿臣部下们的奏报,至少数年不能恢复元气。至于说榆林、延安等处,更是被毁坏蹂躏的不像样子了。”

罗虎小心翼翼的组织着词汇,唯恐言语之中刺激到了养母高皇后。其实,谁都清楚,以清兵的尿,短短几天就能把被他们占据的关中平原北部毗邻山区的几个县蹂躏糟蹋的几年都缓不过劲来,那么,陕北的那些州府,只怕早已经是间地狱了。别忘了,这些清兵的主力是前明军,他们对于以陕北延安等州府为基本盘的大顺农民军可是仇恨到了骨子里。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可以报复的机会,还不茅过火石过刀要换种的报复一遍?

“那,以你看,北路的战事如何?”高皇后也努力控制着自己的绪,没有把话题引到清军对地方的蹂躏和坏方面去。

“儿臣看来,经过这一战,北路鞑子遭受重创,至少半年之内,难以再纠集十万以上的兵马南下。何况,北路州府,早已被他们祸害的残不堪,粮难以筹集,若是要从山西等处转运,则沿途损耗成本高昂。北路这一方向,可以确保半年以上无忧。”

对于罗虎的这个判断,高皇后也是表示认可。北路清军虽然在多尔衮的战略棋盘上属于一支偏师,没有派亲贵大将,也没什么八旗满洲和八旗汉军当中的主力部队充当核心,但是毕竟也是十多万马的军队,多尔衮若是想再纠集起十多万马从山西渡黄河西进陕北进陕西,至少也要半年时间来调集马筹备粮才可以。

只要再有一个多月,从青海、甘肃、西番地归来的几万大顺军就可以派上用场了。高桂英在心里默默打盘算着,计算着手中的可用马。

“子宜,你从潼关前敌回来,你给咱们说说前敌的形。”放下了北路的军,她开始把全部的注意力投到潼关战场。

“夫,前线的仗,打得很艰难。”吴汝义是闯营老,不经意间又把当年的称呼顺说了出来。话一出便吓了自己一跳。不过,高皇后倒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只管听他讲述前方的战事。

“皇上和总哨刘爷都说,打了几十年的仗,如今是当真遇到了对手了!”吴汝义先给前方战事定了调子,然后打开了话匣子。

“我军以逸待劳,修筑了无数的壕堑堡垒,工事坚固严密。本以为鞑子远道而来,兵力疲惫。不想,鞑子的火炮远胜于我军。炮火程远不说,而且重炮数目远多于我军。张鼐将军几次跳脚大骂,说早知如此,就应该多采办些重炮来了!”

大顺军的作战,向来以野战为主,很少有硬碰硬的攻坚战,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对待火炮上的选择标准过分的强调了机动,强调了轻便。这样一来,同清军数量众多的重炮进行炮战时,便落了下风。

“。。。。。往往鞑子是以两三门火炮来对付我们的一门重炮,打得我们的火炮抬不起来,炮手要么被炮子打死,要么躲在壕沟里不敢去炮位上开炮。鞑子的步兵便趁势冲上来,同我大顺锐展开一个山一个山,一条壕沟一条壕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