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南诏国(10000字)(5/7)

月坐镇,以信仰作为原动力,太学院的博士们投度极高,工作起来一个个犹如拼命三郎一般,废寝忘食,很快就有了成果。

食盐提炼法,白糖提炼法,更良的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玻璃器皿的制造……

简单的产品最先制造了出来,仿若奇迹一般,在太学院中引发了轰动,体验到了研究的魅力,博士们研究的劲更浓了。

一件件成熟的产品摆在了巫王的御案上。

“大王,这些成熟稳定而又简单的技术,可以用作坊的方式,招收工,将子民们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通过发放月俸的方式,令子民们实现与国共富裕的目标,令他们餐有食,穿有衣,居有屋。”

“通过贸易的方式,向周围的国家掠夺财富,可以让我们完成最初的财富积累,继而向南诏国繁荣昌盛的目标迈进。”

拜月淡定的说道:“只要我们诚合作,一步步向前走,总有一天会实现我们的伟大目标。”

巫王眼睛睁得老大,他一件一件抚摸着桌上的物品,洁白如雪的盐、白糖和白纸,光滑鉴的镜子,印刷好的书籍等。

他激动得浑身颤抖,嘴里连连说道:“好好好……”

一旁的石公虎忍不住虎目含泪,激动不已。

这个义子,曾误歧途,如今一朝子回,果真是金不换,便是给一座金山都不换。

最后,经过友好磋商,双方达成一致协议。

由拜月继续坐镇太学院,研究发明出来的所有物品,由南诏国负责生产、售卖,其所获利润,三成归太学院,七成收归国库。

而太学院所获的三成利润中,除了用于维持整个太学院的运转,并奖励其发明者之外,其余的都投研究中。

若是所获利润不足以供太学院运转,则由国库负责。

当然,利润不足是不现实的事

………

这一天,南诏国太学院发出公告,正式向外招收太学生,无论出身何处,无论年龄大小,无论男老少,只要签署学契,就可进太学中,开始为期三至八年的学习。

学习的内容有武功、文化、各行技艺等。

而所谓的学契,很简单,也很明了。

太学生进太学后,由南诏国承担其生活所需,并免其束脩、书本费等。

作为回报,结业后,太学生需要为南诏国服务二十年,二十年期满后,才可自由离去。

当然,如果有太学生愿意缴纳天价的束脩,太学院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这则消息一出,并随着各国商、江湖游侠之,瞬间传遍了大江南北,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

自古以来,学习都是一件很神圣的事,非富有之家,不足以奉养一个读书

如大唐王朝也有太学,但是,大唐律规定,太学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取事官五品的期亲,或三品的曾孙,以及勋官三品以上有封之子。

意思很简单,非五品以上官员亲属者,一律无缘太学,就连大门都进不去。

就连五品以下的低阶官员、地主豪强等子,也没有进太学学习的资格,更惶论是普通、平民,甚至是隶。

由此可见一斑。

可是,现在,西南边陲的南诏国竟然公告天下,放言大肆招收太学生,无论出身来历、男老幼,来者不拒。

由天下有名的绝世强者拜月教主担任祭酒,主持教学工作。

虽然还有附属条件,为南诏国工作二十年。

可在很多看来,这都不叫事。

不仅有学习进步的机会,还提供二十年工作,这样的好事,上哪里找去?

随着时间推移,更多边远地区,如高丽、倭国、吐蕃、趾等地之也得到了消息。

这一消息的传出,整个天下间,无数闻风而动,向着南诏国而去,哪怕是当地官府怎样拦截也没有用,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排除万难。

官道、大道、小山道,到处都可以看到有背着大包小包,赶往南诏国。

…………

随着时间流逝,不算很大的大理城,一时间满为患,城中的客栈全部都住满了,就连城中的民居也被租住了下来。

大街上,赵灵儿一身平民服装,身后跟着她小时候的玩伴阿,两睁大眼睛看着身边不时经过的他国之,脸上满是新奇之色。

“公主,你看那边,他们长得好黑啊!”这时,阿指着视线中出现的一**趾,轻声说道。

赵灵儿向着她指着的方向看了一眼,见到几名脸黑肌瘦的少年,不由扭过,嗔怪道:“阿,不要随便指着别说三道四,一点都不礼貌,会被取笑的,下次再这样的话我就不带你出来了。”

“好好好!阿以后再也不说了!好公主,你原谅了我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