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打算烧第一把火(1/2)
这年
的世家大族就没有一个乖的,或者说各个朝代的农民就没有一个善茬子。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涉及到土地的问题,只要自己还能
得动,就疯狂开垦。
尤其是会稽郡这种地方,地广
稀的,不仅违规开垦严重,隐户也非常严重。
其中最多的,就是跑去山里居住的,借助地形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这样的
没有一万,怕是都得有几千的。
其次就是粮田数量,如今这世道,粮价不断在提升。
今年如果自己没猜错,中原还要有一场旱灾和蝗灾,到时候中原地区的粮价估计要翻倍。
明明高产作物都齐备,土豆、玉米、南瓜和番薯都有,天知道怎么还能闹粮荒……
要知道,这大汉的
,也没有多到大汉十三州种出的粮食,都养不活的程度。
正常来说应该溢出个三五倍的才对,现在出现这个
况,唯一的解释就是粮田面积太少。
作为参谋的周瑜,被孙策叫了过来。其实也正好,这几天在家里也是闷得厉害。
她和小乔的婚事,大概会在年后进行,食髓知味,这几天两
没
没夜腻在一起。
这不,小乔这次都没办法跟来。
“检地倒是可以……”周瑜听了朱信的意思,虽然很想吐槽,大过年的怎么还办公,但也是尽心尽责帮忙分析,“只是粮田数量比例,你知道打算做什么?”
“打算定个比例,每郡的粮田比例,必须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朱信回道。
“果然是这样啊……”周瑜顿时
痛,“你觉得那些地方乡绅,会允许这样的事
出现?别的不说,多种出来的那些粮食,导致粮价大量下跌,你打算怎么做?”
“建立常平仓进行粮价调节怎么样?”朱信询问,记得汉朝已经有常平仓。
只是西汉后期就废掉,主要是主官和地方士绅勾结,贪污挪用粮食,旧粮换新粮,以及恶意
控粮价什么的。
后续东汉明帝时期,有打算重建常平仓,最后还是以上述原由,没有建成。
其实扣除上述原由,最核心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常平仓,不利于世家大族
控粮价。
“你这样会把乡绅都给得罪狠的,尤其是吴郡顾氏。”周瑜提醒道。
“得罪
肯定是要得罪
的,不过就常平仓的问题,还不会引来那些乡绅们的反弹。”朱信分析道,“最近一百年,他们的底线不是粮食,而是西域的商路。”
西域的商路可以说是一本万利,打击都垂涎,奈何扣除万事屋谁也没有能回来。
东汉朝廷组织过两次大型贸易,不少世家大族参加,结果去的
都没有能回来。
当时随行的,还有三千大汉
锐,这样都没有能回来,大家意识到
况不对劲。
果断后续没有继续投
,只是用
的方法,加
到万事屋的队伍里。
还不能安排
跟着过去,只能由万事屋的商队去走这条商路。
大家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那部分商品,
给万事屋帮忙销售。
虽然基本能销售完毕,但多少钱卖出去的,却只能由万事屋那边报价。
这种能赚钱,能赚大钱,但什么都没有掌控在手里的路子,让大家又
又恨。
和丝路的利润比起来,粮食收
,早就不是世家大族关注的重点。
也最近四十年,大家把目光转移到粮食上,是从天灾
祸不断出现的
况中,看到的商机。
就如同一个
票要大跌的时候,大家会疯狂卖空。
至于这支
票背后的企业,到底会不会
产,这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
反正就说现在,那么多新
上市,另外买过就是了。
已经逐渐商业化的这个世界,对农业也没有那么执着。
就好像明朝末年,你要收商税,那么全天下好像都要和你做对。
换成农税,那么就无所谓,可话说回来,偏偏那个时代,读书
名下的田地是不收税的……
这个世界没那么坑,那就还有
作的余地,这也是朱信一直打算做的事
。
“这个不是底线不底线的问题……”周瑜摇了摇
,“哪怕它已经不重要,甚至随时可以抛弃,但是只要你主动出手,那么他们就会疯狂反击。”
“因为只要触碰到一次底线,就会触碰到第二次底线。你能退缩第一次,那么就会退缩第二次。”大乔补充道,她显然也受到过类似的教育。
孙策一开始听不太懂,听大乔那么一说明白了。
自己就是这样,祖郎这边松了
,结果再加上一个大乔,自己居然就没有那么生气了。
甚至还要担心,朱信会不会在未来什么时候,又纳一个侍妾过来。
这不,为了防止这个
况,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