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大果粒(2/3)
能锻炼主持的气场和能力,当不好新闻主播,做其他类型节目往往会差一
气。”
“是么?”方俊淇本来只是随便说说,现下却被吸引住了,追问道:“这话是谁说的?太片面了吧?酸菜老汪没当过新闻主播,谁又能怀疑他的主持功力?你没看过他的退赛救场视频?”
“当然看过,”张娉两忙摇,“我的意思不是你想的那样。”
迎着男友不解的目光,她檀轻启,“你还记得‘客从何处来’么?”
2004年,英国bbc电视台推出明星真秀“who do you thk you re?”,节目组每期邀请一位文娱名
嘉宾,和他或她一起重返家乡、寻根问祖,追寻历史脉络中的个
家族史。
因为收视成绩喜,这档节目持续制作至今,最近正在播出第14季。同样因为收视喜
,陆续有外国电视
赴英取经,取得授权翻拍本国版本,其中就有综艺节目收视率惨遭地方台吊打,意欲振作一番的央婶。2013年,东方时空“生活空间”团队开始筹备制作中文版《客从何处来》,8集纪录片在次年播出,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和
碑评价。
看到第一季取得成功,制作团队再接再厉,邀请六位文娱明星制作第二季。鉴于第一季里的历史祖先太过久远难免有所隔膜,他们把寻访的目标改到爷爷辈,希望能够带给嘉宾和观众更多的感共鸣。却没想到虎
蛇尾,最终停播收场。
“你不说我都忘了,好像剩下两集后来一直没播?”
“的确没播,”张娉颇为遗憾,“其实我也一样,要不是主讲老师提起,同样想不起来还有这档节目。”
方俊淇脑筋一转,明白了那位老师提起这档节目的初衷,“对了,他说没说具体原因?”
“没说,”张娉摇摇,“但他却着重分析了第二季改版的台前幕后。”
“说起来节目组其实也没办法,像易教授、陈导、马馆长这样出身名门有家谱传承的总是少数,嘉宾没有那么多祖宗故事可说,就只好大谈爷爷
、爸爸妈妈的故事,然后就这样了。”
方俊淇摇摇,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嘿!”
“也不全是那方面的原因,”意识到气氛有些沉重,张娉出言解释道:“15年是明星综艺的最后辉煌。16年风向就变了,电视台的公益属被着力强调,综艺节目要求全民参与、科学向上,‘客从’虽然有着浓厚的文化属
,却还需要明星身份吸引关注,没法顺应时代改谈‘素
家族史’,被放弃也是必然的。”
看他还是脸色臭臭,张聘决定换个话题,手指大厅柱子上正在播放美食纪录片的电视机,笑着说道:“你刚才有句话说错了,蜜蜂台其实有自己的原创新闻栏目。”
扭看了眼电视屏幕上醒目的蓝色蜜蜂台标,方俊淇问道:“有嘛?我怎么没见过?”
“有的,”张娉点点,“是档名叫‘蜜蜂周报’的周播节目,你没看到可能是时间不凑巧。”
“周播?都什么年代了?还玩周播?这是新闻又不是电视剧和综艺!”
“没办法,”孩笑着咧嘴,“这是企业电视台的通病,蜜蜂自己的新闻太单一,不是新品发布新规执行,就是领导和职工的各种
常,要是
播很容易让
感到枯燥厌烦。与其
云亦云,用国内国际新闻凑时间,不如直接转播央婶和鹭岛台的新闻节目,还能省下外派记者的工资开销。”
想到昨晚偶然看到的,蜜蜂台转播的央婶“晚间新闻”,淇哥忍不住笑了,“转播新闻有看么?大黑边、大颗粒,就不怕看瞎眼吗?”
作为全国首个4k直播的有线电视频道,蜜蜂台的输出画面是3840x2160像素的电视4k,可等到早上7点30、中午12点、傍晚19点、晚上22点这四个时间点到来,电视画面都会模糊一片,只剩台标和两侧黑边是清晰锐利的。
究其原因,却是因为这些时段被用来转播鹭岛台和央婶的王牌新闻栏目。
央婶有高清卫视频道,鹭岛台还没有,蜜蜂台对两家一视同仁,只转播720x576的标清信号,将其拉伸十几倍放大后塞进自家频道。因为画幅比例问题,两边出现“能停航母”的大黑边,而且画面质量惨不忍睹,满屏都是棱角分明的大颗粒。
张娉低浅笑,“呵,不过是模糊了些,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再说了,小区那边也有接
本地有线网,想看高清可以自己换台。”
方俊淇语气上扬:“嘿!看看不看换台,收视率还要不要了?”
张娉努努嘴,“又没有广告,要收视率做什么?”
看着满脸愕然的男友,张娉展颜一笑:“开个玩笑啦!别当真。”
“真正的原因,其实是为了测试值放大算法,”手指旁边的大电视,“蜂园及周边员工小区的公共电视都是大尺寸4k电视,从开门到关门,全天不间断播放蜜蜂台的4k超清节目。只有转播新闻时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