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终南山下(2/3)

戚,”张许瑶晃晃脑袋,“对了,也不知道现在的渭河怎么样?”

“等下就知道了,不过你会失望的。”

近期热少雨,沿途灌区必然要抽取河水抗旱保苗。不用看她也知道,此刻外面的河道必然涸空旷,有很大几率可能断流。

张许瑶其实心里有数,不过她还是想要看一看这条多年没见的家乡河,抬手扯开更多窗帘,静等费上桥。

这条连接两县区的道路谈不上繁忙,过不多时座下就传来轻微震感,汽车缓缓加速爬上大桥,眼前逐渐出现河堤与河道的景像。

河道颇为宽广,配得上黄河第一支流的地位。可惜此刻的水量着实少得可怜,桥下河道空,只在最中间有道宽仅丈许的水道,水色泛黄、流淌无力,看起来还没南方的小河沟

实际上,如今能剩下这点儿,还是水利部门及时调度的结果,要是没有他们的努力,以及上游灌区的牺牲忍让,河水必然要像几年前那样断掉,到时候下游的污染状况必定会加剧不少——少了河水冲刷稀释,污染物指标当然要表。

“唉!”虽然早有准备,张许瑶还是被眼前看到的画面弄得心大坏。

不过她毕竟是各乐天的子,很快就从中找到新的乐趣,盯着远处朦胧的山峦看得

渭河之南十几公里,有道连绵山岭横亘面前,正是大名鼎鼎的秦岭。

秦岭关中段也被叫做终南山,本地习惯简称为南山,即就是“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南山”。不过不是陶渊明的“南山”,江左东晋的统治区在长江中下游,老陶辞官归隐自然不可能跑去北方,实际上他采菊东篱时看到的是庐山。

张许瑶分明记得,小时候只要天气晴好扭向南就能看见连绵青黛群山。后来长大了,就只有雨初晴后那一小会儿才能看到勉强一抹黯淡山影,到最后更是怎么也看不到了。

今回看到南山,虽有距离缩短三分之一的功劳,却还是让她心怀大慰,觉得这国果然有救。

把儿童平板递给儿让她自己玩,汤佳怡扭看到张许瑶还在趴着看外面,好问道:“看啥呢?这么出”

“南山啊!”

听她叽叽喳喳分享完感动与惊喜,士点点,“这几年的环境的确是在好转。不过,你也太容易感动了吧?等会进了山,难不成要兴奋地趴在地上亲吻大地?”

断然甩给旁边的富婆一对卫生眼,张许瑶噌道:“我有那么二么?”

“有啊!”汤佳怡不给面子地点

张老师气得鼓起了包子脸,没等她想到报复回去的手段,汤佳怡就换了个新话题。

指着她身上的小体恤短热裤细带凉拖,马夫指点道:“等下要去重阳宫,你最好把衣服鞋子换一下,热裤凉拖太不严肃了,最好换成长裙长裤。”

“不急不急!”张老师夸张摇,“这天气穿长裤会死的,等下到了地方看看温度,要是不热我就换,要是太热就不下去了。”

“哦?那你不打算进去了?终南山下、活死墓、重阳宫中、全真正宗,你不看了?”

“不看就不看,历史和现实又不是一回事。少林没有七十二绝技,全真也没有先天功、金雁功,就连尹志平都被改成甄志丙啦!”

全真教、重阳宫、活死墓、王朝阳、全真七子、尹志平,历史上确有其事其,金庸以其其事为原型,创作了著名武林门派“全真教”。只不过,少林因为七十二绝技成为武侠迷心中的武林圣地,全真却因为全真七子的二流武功和尹志平的趁之危而遭侧目。

历史上的尹志平是全真教第六代掌教,被大元朝庭任命总掌天下道门,在道教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此前辈高,却因为“雕”一书背上道德污点,即便道家讲究清静无为,门中弟子还是难免有些恼火。

世纪之初,金庸被请上华山论剑,就有本地道士拦轿抗议,让他修正错误消除影响。正好老查当时在筹备新一修书,很爽快就答应下来,在新版小说中予以修正,改成了甄志丙(粤语发音近似)。张大胡子导演的06版《雕侠侣》电视剧也被他打招呼改了名,后来翻拍的14版“雕”也是如此作。

不止“雕”,作者还对其他小说做了大量修补润色,称之为“世纪新修版”。这些改动让节逻辑更加通顺连贯,某些节也更加符合时代审美——丁春秋成了王语嫣的外公,段誉和王语嫣最终分手、黄药师和梅超风玩暧昧、叶二娘从杀婴恶魔变成贩子……诸如此类,细节上的小修小改还有许多。

只可惜,旧的“三联版”已经足够经典,锦上添花的新版并没有受到老读者的热烈欢迎。再加上武侠式微,新读者没有补充进来,老读者占据多数,导致“三联版”的影响始终挥之不去。即便“甄志丙”已经先后玷污两代小龙,大多数观众提起他还是会自觉替换成尹志平。

想了想,张许瑶又问道:“对了,我哥怎么跑重阳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