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星空之上(2/3)

他们所能做的,就是通过宣传“光污染问题”,呼吁国家和地方注意灯光管控,进而在条件合适的地方设立黑暗天空保护区,为天文观测、夜行动物保留最后的净土。

严格说来,位于鹭章明三角区南缘的火山公园同样存在较严重的光污染,并不是最适合的观星地点。

这边的夜晚只比鹭岛那边暗一些,星星数量虽多,却也算不得是完全版。若是想要看到清晰的星宿、星座和银河,还是得跑得更远一些,去烟稀少、空气洁净的地方去寻找,比如今年新建天文站的周围——老站不行,离城太近都被光污染废掉了。

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污染是城市带的伴生品,远离光污染也意味着远离城市带、宜居区。天文学家和真正的好者为了理想和好,可以耐得住寂寞,远赴山、原、高原、极地,只为守候那片宁静至美的璀璨星空,普通好者却无法长期坚持,“蜜蜂星空盛典”的参与者同样如此。

综合考虑之下,组织者没有选择国外的黑暗天空保护区,也没有联系青藏高原上的暗夜星空保护地,而是就近寻找,最后找到了附近的漳浦县。矬子里面拔高个儿,这里好歹能够看到大部分亮星,已经比鹭岛市区强出去几个级别,再加上wf、4g信号和方便的住宿环境,舒适程度可比跑远路去原和高原强出去太多。

当然,之所以没去那些地方,也和蜜蜂在天文圈子糟糕的碑有关,既然相看两厌,索不如不见。

蜜蜂对太空宇宙、天文星象的热衷可谓由来已久。先是专门研发用来模拟星空运转的超算程序,让拟真星空成为蜜蜂系3d游戏的默认配置,后来又成立空间开发公司发“星眼”和“百眼”微卫星星座用来观察宇宙和地球,去年还赞助莎拉布莱曼去国际空间站放歌,并宣布投拍太空科幻电视剧《宇宙矿工》,这样一家极具宇宙视野的科技公司,本该成为天文圈子的好朋友。

然而,蜜蜂却做了件犯众怒的事。他们未经u(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同意,擅自将宇宙天体的命名权送给自己的用户,用户只要达成特定条件,就能拥有给某个星体改名的权利,改动对蜜蜂系的游戏和应用普遍有效。

这张牌打出去,瞬间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前后参与的用户数量数以千万,最终更是有超过100万获得了命名权。今晚的“星空盛典”,便是这次星体命名活动的年度总结活动。3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代表齐聚于此,共同庆祝这历史的一刻。

蜜蜂这么做固然大大提升了旗下游戏和应用的活跃度,却也把全世界天文学家给得罪了。

若只是单纯修改某个游戏里的星体名称,家才懒得理会这种“圈地自萌”的行为,但蜜蜂大张旗鼓地将改动扩大到旗下应用,却有着喧宾夺主、山寨逆袭的意味,由不得家不恼火。

虽然蜜蜂摆出很多理由,解释说这么做是为了打击山寨命名公司,推广天文知识,而且还预防地将用户版星体名称和正式名称区分开,不但要单独下载件,还有突出显示的“非正式命名”注释,但也只是得到了开明学者的有限接受,还是有很多表示拒绝接受“exoy”、“roy2000”、“越南丝星”这些葩名字,很多愤而卸载了蜜蜂的星表应用。

这些名字自然是明星丝团的杰作,娱乐明星上挂着“str”的名,本来就有命名星体的喜好。国内外已有至少两位数的明星获得了这份“留名太空”的荣耀。

只不过,u为了保证科学的严肃,对天体命名制订了严格的规则,恒星、星云、星系之类按照习惯给予数字和字母组合的命名,只有新发现的太阳系小行星才能有发现者命名。

想要“留名太空”,就需要找到并说服发现小行星的,由后者主动提出申请,报经u下属的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若是获得通过,将由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通报,并列每年出版的《小行星星历表》和ns的小行星数据库。

由于新发现小行星需要得到同行确认,新的命名也需要审批,这个过程通常要持续数年时间。

正规流程过于拖沓缓慢,还有较高的门槛,就算花心思达成目标,最终得到的“星星”也只是几亿公里外的大石,需要借助大型天文望远镜才能看到,难免让觉得不够意思。

需求产生了,自然会有出来想办法满足需求。

国内外陆续出现很多星星命名权竞拍网站,任何只要支付几十美元的小钱,就能拍下一颗闪亮恒星改成自己的名字。作为证明,购买者将得到一份英文证书,有签名有编号,有些还支持“联网查询”,看起来似模似样。

这种证书本质上和一度风行网络的“灌水证”、“光棍证”没有区别,毫无权威可言,只能用来自娱自乐,以及蒙骗不懂行的外。随着淘宝商家的局,“星星命名权”价格更是从几十美元一路掉到108元。

蜜蜂的“星体拍卖”其实也是这样,同样不可能得到u的授权,同样属于自娱自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