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大清朋克(3/3)

罗发条机器和乾隆、康熙的内容,然后就被自动推荐了介绍莱布尼茨信件的文章。

“不管写没写都不影响大局,”马竞轻叹气,“科学技术需要生长土壤,当时的清朝不管是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还是统治思想都不支持,就算真有科学院,最终也只会走形变样消失。”

“比起其他古代帝王,清朝皇帝对科技,尤其是发条科技的喜好堪称持久而强烈,很长一段时间里紫禁城都拥有全世界最高的钟表密度,每到整点到处都是自鸣钟的响声,钟表匠的技术也是世界一流。然而最好的钟表是还是瑞士制造,国内只有世界上最多最全的钟表文物。”

“其实早在1692年,康熙就设立如意馆大量招募西方传教士和外国匠,专门负责展示和研究西方科技成果,再加上乾隆皇帝设立的“做钟处”,当时的清廷并不缺少技术才。乾隆年间,有个叫fr glles thebult、汉名杨自新的法国修士先后制造过可以行走百步的发条狮子、发条老虎,堪称十八世纪的机器先驱。但是在皇帝看来,这些东西都只是玩具,而且只是属于他一个的,从没想过产业化什么的。”

“自始至终,皇帝都把西方技术当作好玩有趣的巧技,”马竞歪了歪,“兴趣过了也就丢去一边,到了雍正朝,如意馆就变成纯粹的皇家画院,后面更是沦为慈禧太后的代笔画师,那些署名‘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的工笔画作,全都出自这些画师之手。”

马伟明眨眨眼睛,“对了,那什么‘如意太极’项目,就是出自‘如意馆’吧?”

“没错,我们假设‘如意馆’一直走技术路线,看看会变成什么样子。”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