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九章 官渡之战(一)(1/2)
因为大旱灾与大饥荒,江淮之间处处可见
吃
的惨剧,袁术的实力严重受损,其部曲陈兰、雷薄叛变,在掠夺粮
后,奔赴于灊山。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走投无路的袁术,前往灊山投奔他以前部曲雷薄、陈兰,却为雷薄等拒绝,于是他想投靠自己的兄长袁绍并将帝号归于袁绍。
于是他写信给袁绍说:“天命离开汉室已经很久了,靠天下
扶持,政权出自私门。英雄豪杰争夺追逐,分割地盘。这同周朝末年的七国没有两样,只有强大的一方吞并他方。袁氏禀受天命应当统治天下,符命祥瑞粲然昭著。现在您拥有四个州,户
达百万
,论势力谁都不可能同您争强,论地位谁都不可能比您高。曹
虽然想扶助衰弱的朝廷,怎么能够将断掉的天命重新接上,将已经灭亡的朝廷重新振兴呢?我恭敬地将天命送给您,希望您使它振兴。”
袁绍看在血亲兄弟的份上,同意接纳袁术。
袁术受到回信后非常激动,带领着手下的士卒准备逃往青州往依袁绍,结果在路上被曹
派来的刘备、朱灵军截住去路。
袁术不得过,又退往寿春,然后又退军至江亭。
当时军中仅有麦屑三十斛,时六月盛暑,袁术欲得蜜浆解渴,结果被厨师嘲讽:“这里只有血水,哪有蜜水?”
见就连是自己的下
都敢出言嘲讽自己,袁术叹息良久,乃大咤说:“我堂堂袁术怎么会到这个地步!”
说罢,生生呕血斗余而死。
袁绍听闻了自己异母同父的弟弟身死的消息后愣了愣,只是看着自己的谋士们轻声问道:“我以为袁术报仇的名义出兵可否?”
言罢,见众
面面相觑,知道自己失言的袁绍长长叹息了一声,面有悲色。
袁绍麾下的监军沮授劝谏道:“近来讨伐公孙瓒,出兵长达一年,百姓疲惫穷困,仓库没有积余,赋税劳役正多,这是国家使
为担忧的事
。”
“最好先派使者向天子进献俘虏和战利品,致力于农耕,使
马得到休息。若是不能通达天子,就上奏说曹
阻隔我通达天子的路径,而后进兵驻守黎阳,逐步经营黄河南面,多造船只,整修器械,分派
良骑兵,抄掠对方的边境地区,使其不得安宁,而我得到安逸。这样就可安坐而定天下。”别驾田丰也立马跟上,他和沮授的意见一致,都赞同修生养息。
治中别驾审配、谋臣郭图不赞同修生养息,说:“兵书上的方法,比敌
多十倍就将其包围,比敌
多五倍就进攻敌
,力量相当就可以
战。眼下凭藉明公的神明威武,会合河朔地区强大的军队,用来讨伐曹
,其势易如反掌。现在不及时攻取,将来就难对付了。”
“救
诛
,谓之义兵;恃众凭强,谓之骄兵。义兵无敌,骄兵先灭。曹公迎天子安宫许都,如今举兵南向,是在违反义理。况且,庙胜之策,不在强弱。曹公法令畅通,士卒
练,非公孙瓒等
可比也。如今,放弃万安之术,而兴无名之兵,我实在是为袁公感到忧惧。”沮授明显对汉朝庭还很是忠心,并不赞同袁绍出兵南下。
听了沮授的话,袁绍不仅想到了多年前沮授的谏言:“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可惜袁绍当初就公开反对过刘协称帝,还策划让刘虞做皇帝,而在废立问题上犯下了错误的他
知自己永远没有机会纠正这个错误了。
当他看到自己的小老弟“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时候,真真可谓是羡慕嫉妒恨呐!
‘可谓是一步错步步错啊!’袁绍痛苦地叹息了一声。
恰好这时候,郭图开
了:“武王伐纣,不曰不义,何况,出兵是讨伐曹公而非讨伐天子,并不是师出无名!而且,袁公的文臣武将都竭力尽忠,民众都想为袁公效力,如果不及时早定大业,实在是思虑的过失啊。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这正是越王勾践之所以称霸、吴王夫差之所以灭亡的道理啊。监军沮授之计,确实很持重、牢靠,但这不是见机行事的灵活应变啊!”
听了郭图的话,袁绍眼睛猛地睁开,心中已经有了决断——战!!!
此时不战,自己与小老弟曹
的距离只会越来越大。
很快,袁绍便分监军为三都督,让沮授与郭图、淳于琼各典一军,然后亲自率领
兵十万,战马万匹,南下准备进攻许都。
为了配合正面战场,袁绍暗中遣使招诱兖州、豫州诸郡。
而刘表响应了袁绍攻曹的号召,派
策动诸州郡
谋反曹,而阳安都尉李通则拒绝了袁绍、刘表的反曹号召。
除了阳安郡之外,豫州的其余诸郡大多响应袁绍的号召,与他有了私下的联系。
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许都的议臣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
但曹
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