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5章 香江无香(1/2)

“既然卢县令自认为无力审理复兴社一案,严知府认为应当由谁审理?”方运面色和蔼地看着泰合知府严悟。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严悟没有立刻回答。

卢鸣则瞄着严悟,眼中闪过一抹不满,随后望向方运,心中充满尊敬,因为他明白,之前方运故意要严悟接手,就是一个陷阱,然后再配合这句话,让严悟进退两难。

严悟的目的很明显,把此事留在泰合府内审理,无论审理结果如何,他都能向有利于庆国的方向处理。但是,现在卢鸣不想审案,严悟要么以上官的身份卢鸣接受,要么自己审理。

一旦严悟以上压下,那么就等于给方运一个借,让方运也能够以总督之身下令。

严悟若是自己审理,一旦出了岔子,那么方运将会趁机将他拿下。

总督专断,别的都不需要,只需要一个借

在场许多官员已经明白方运话语里的意思,一些官员十分惊诧,甚至偷偷观察四周,怀疑有尚书甚至四相层次的官僚在暗中指点方运,一个才气再高,但未在官场磨砺过几十年的,绝对说不出这番话。

严悟的额渗出微亮的汗迹。

其他“庆官”暗中焦急,想要帮助严悟,但真能负责此事的,除了泰合府的县令和知府,只有法司衙门、刑司衙门、州牧衙门和总督衙门,而这三个衙门都被“景官”牢牢把握,再之上,就是京城的大理寺、刑部和监察院能负责,也就是常说的三法司。

双方都不想把这件事由三司会审。

虽说象州的“庆官”没有主动承认妄图让象州重新归属庆国,但早就与“景官”处处对立,双方都知道对方是什么身份,一旦出,必然会被众“景官”围攻。

片刻之后,严悟道:“此事既然牵扯到两国纷争,单单由法司恐怕不妥,应该由礼司和法司联合审案。”

众多庆官露出满意之色,一国有礼部以及主管外的鸿胪寺,而一州没有类似鸿胪寺的衙门,鸿胪寺的一些职能归礼司。

一州之内的政务由州牧主管,州牧之下有各司分管具体政务,诸如户司、刑司、礼司、工司、法司等等。

一州各司是具体处理事务的衙门,州牧基本不会像县令或知府那般亲自审案,除非极个别况。

“严知府乃是老成之言,我看当由礼司与法司联合判案。”

“这是最稳妥之策,毕竟涉及到上百读书。”

象州的礼司,一直都是庆官们的自留地,当年景国接手象州,想要用景国官员或倾向景国的“景官”们占据各司的司正和左右司正,但遭到庆官们强烈的反弹。

庆官虽然暗中支持庆国,但毕竟是象州或象州官员,景国朝廷不可能因此他们离开,一旦他们离开,整个象州的大部分衙门都会瘫痪。更何况,还有左相柳山在朝中与他们遥相呼应。

不得已之下,景国妥协,让出礼司,由庆官把持,同时其余各司的司正、左司正和右司正的三位主官中,必然让庆官担任右司正,而且左司正也必须是象州本地,只有司正可由景国其他州的官员担任。

景国已经做出极大的退让,并承诺十年后若象州安定,逐渐增加象州官吏的比例,并且愿意让象州担任象州牧,对象州官员和读书的待遇,远远比庆国对象州更好。

庆国统治象州期间,有许多严苛的规定,不仅州牧、都督和院君必须由庆国担任,各司司正、左司正、右司正以及各府知府和同知,也必须由庆国担任。

即便七品的知县,一开始也有九成由庆国担任,后来庆国“开恩”,规定三五的县城可由象州担任知县。

换言之,当年庆国统治时期,七品以上的官员中,九成都是庆国,一成是象州。七品或以下的官员,象州才占据较大的比例。

景国现在给象州的待遇已经远远超出庆国,可即便是这样,象州那些反景国的庆官或读书还跑到论榜大肆攻击景国,说景国不给象州权力,说自己永远是庆国,说怀念庆国云云,即便有节也悬挂庆国的国旗,跪拜庆君画像等等。

最可笑的是,在景国与庆国接象州政权之时,一部分象州竟然要求庆国继续担任法司、刑司和礼司的司正,反对落后的景国玷污象州公正的法司、刑司和礼司。

此事一出,天下哗然,景国许多官员纷纷表示,若景国真的羸弱不堪,这种事可以忍,即便忍也要规定出时限,若是不加限制全盘接受,那简直是一国的国耻,任何国君若将一州之地的司法之权让予他国,不如退位让贤。

一位官员甚至大声疾呼,若真出现这种况,那所有都可以说象州不属于景国。

此事本来不至于继续闹大,但左相一党竟然支持,从而在朝会上引发大

左相党的最大理由就是,让象州树立一个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