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8章 《民报》风波(1/2)

方运慢慢翻阅文书,其中有几份文书让他冷冷一笑,那几份文书竟然推荐葛忆明开办《民报》。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而且,其中一正是《象州邸报》的唯一编审管翼。

在刑殿追查增刊事件的时候,管翼如同缩紧壳里的老乌,一动不动,没有关于他的任何消息,现在刑殿惩罚完,他马上冒出来。

管翼以《象州邸报》编审的身份,强烈支持葛忆明开办《民报》,甚至还指出,无论谁在象州开办《民报》,审核权必然要在礼司。

方运继续看文书,今天礼司的官员格外一致,除了推荐他,还全都在文书末尾声称礼司拥有《民报》的审查权。

礼司所有官员集体施压。

这些庆官故意与方运唱反调,推荐跟庆国密切的势力,但景官们大都得到董文丛的暗示,大都推举方氏藏书馆等一些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读书机构。

随后,方运召开象州众官会议,在会议上,方运除了一开始主持会议,一直听着众官争论,一言不发。

州衙大堂内,众官唇枪舌剑,争执不休。

庆官与景官从开始就在争吵,争论《民报》开办者的资质,争论《民报》的开办时间,争论审查权,争论主管衙门,争论篇幅,争论出版频率,争论售价,最后甚至连“民报”两个字由谁题字都在争论不休。

方运看着正堂左右两侧的官员争吵,突然明白历代皇帝为什么大多死得早,大概是烦死的。

现在庆官与景官的斗争已经白热化,虽然景官占据较高的官位,但庆官在中低层的数量较多。

庆官的观点是,既然《象州邸报》一直以来由礼司负责,那开办《民报》和以后的管理,都应该由礼司。

景官的观点则是,国家的邸报跟礼部无关,由进奏院负责,那么,应该效仿京城,在总督府内设置一个相似的部门,专门负责审阅《民报》。

双方越争越激烈,急之下,陵知府阎霄不择言,指责《象州邸报》纯粹在胡言语,配不上“邸报”之称,只能叫小报。

《象州邸报》的编审管翼大怒,指责阎霄。

管翼正说着,方运懒洋洋开,道:“管编审,阎霄说的不无道理,你何必气急败坏。”

方运加讨论,州衙正堂瞬间静下来。

管翼是一个留着三缕胡子的中年,年过五十,皮肤蜡黄,面色有些沉,他一拱手,道:“启禀总督大,我《象州邸报》向来讲事实、摆道理,旨在向百官传递最快最真实的事,不曾有半点胡言语,阎霄实乃信雌黄,下官不敢认同。”

“哦?《象州邸报》讲事实?为何我阅遍这些年来的《象州邸报》,看到的是满纸谎言。同样是建立造纸工坊,五十年前庆国商行在陵建造时,你们鼓吹造纸工坊如何如何好,比如能养活更多工,能让纸价降低;但在前不久,陵要建立新的造纸工坊,你们却只字不提造纸工坊带来的好处,一咬住造纸工坊能排出废水害死。你身为《象州邸报》编审,不觉得怪吗?”方运道。

管翼昂首道:“下官并不觉得怪。数十年前之事,是我《象州邸报》经验不足,过于注重百姓的收,才支持建造造纸工坊。而前几天之所以反对造纸工坊,正是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即便现在是庆国的商行要建设造纸工坊,下官也一定会反对。”

“哦,对了,管翼管大,我发现你当年与现如今很有趣。在第一次两界山大战之前,景国与庆国摩擦得厉害,经常进行小规模的战斗。那时候,你就曾在《象州邸报》写过文章,指出土地乃是国之根本,不得让一寸给景国。几十年过去了,你反倒写了一篇《让他三尺又何妨》,认为景国应该主动把有争议的象州土地送给庆国。我很好,管大这些年经历了什么,为何言行如此相悖。”方运道。

知府阎霄嘴道:“他并未改变,一直都想当庆国,可惜当年庆国不需要他,现在庆国要不了他。”

管翼瞪了阎霄一眼,怒道:“我与总督大对答,与你何?总督大,此州衙正堂,理当严惩并逐出!”

方运点点,道:“管司正说的不错,阎霄,你可知罪?”方运的面色突然变得无比严厉。

阎霄本想反驳管翼,但看到方运面色如此骇,急忙弯腰低道:“下官知罪。”

“那便好。你在州衙正堂胡言语,攻击州右司正,现罚你闭门三,闭十天,抄写十次《十三经》,之后方可重新担任知府一职!”方运道。

众官愕然,连管翼也没有想到,自己只是随一说,不能示弱,没想到方运不仅同意驱赶阎霄,甚至还从重处罚。

阎霄一副惊呆的模样,哪里想到方运会如此狠辣,既然堂堂总督下令,阎霄毫无反抗之力,微微低下,道:“下官接受惩罚。”

“很好,管翼,对本官的处置可心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