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九章 无知的歪果仁(2/2)

书法,字体风格有那些,这样的判断需要鉴赏者本身书法功底厚,当然如果这的书法风格非常明显,那么也就另外一说了。

“这很简单啊。这小野道风,明显直接是师法二王。”

谭咏芝对于本书道的文化非常了解,她不光是对本,包括韩国的书艺都很了解,这些都是书法教育的必修课,“那个时代,以唐风文化为主流的社会环境也毫不例外地左右了本书法的发展状态,‘二王’书风成为了整个平安前期书法史的主流,由此推动了本书法史上第一个书法高的形成。空海、橘逸势、嵯峨天皇等书法家便成为了这个唐风书法集大成时代的核心物,被后世史家称为‘平安三笔’,而小野道风等继平安三笔后又一高本书法家称之为书法本土化。”

钟岳摇道:“本土化归本土化,但是他们没有学到书法的髓。你看这些小野道风的作品,他的用墨浓淡非常怪。”

“确实不自然。”

“这就是他们不懂我们华夏书法在艺术上到底追求的是什么了。他的这些枯笔,几乎都是以墨的浓淡作为控制,认为它到这个地方,按照书帖上的墨迹应该是淡的,就拼命去调整墨的浓枯,殊不知画蛇添足。

我们华夏的书法,一直在展现自我,只是我们的展现非常细微,这些枯笔、掠笔以及字体构架上的松动,互相呼应,都是书家内心的艺术突,而这些本书法家,他们学到了一些皮毛,就觉得华夏书法家故步自封,毫无突,只是坐井观天而已。”

“那你的意思,如今书坛什么毛病都没有?”

“物以类聚以群分,书法圈也是个小江湖,也分三六九等,你要所有都有我说的这些觉悟,那根本是不可能的。本书道星火相传,也没见诸如小野道风之流的才如雨后春笋的冒出来啊,倒是出了几个井上有一之类的葩。”

“小野道风,比之南朝智永,盛唐怀素亦或北宋米芾,还是望其项背的。”

钟岳侧过,笑道:“所以我跟你说,咱们是来欺负他们的啊。古比古,咱不输,船还有三斤钉,我这三斤钉,自然是要敲打敲打这些自以为将华夏书法已踩在脚下的老帮菜了!”

谭咏芝:“……”

,真的很皮。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