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四 唐虞一家(2/3)

不苟言笑,把自己的宫行为说得义正辞严,忧国忧民。

听说还让自己担任名义上的主公,姬叔弼犹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思忖片刻缓缓答应下来:“那就这样定了吧,寡亦是觉得唐这个国号不错”

方离吩咐周瑜:“公瑾马上提笔拟诏,请主公加盖大印!”

周瑜很快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檄文,吹嘘虢虞两国合并之后前途如何辉煌,国家如何强大,民生将会越来越富庶。不但再也不会受到晋军的侵略,而且还能争霸天下,跻身强国之列。

诏书起完毕,周瑜迫姬叔弼在上面加盖了印玺,接着派赶往荥阳通知虢国公卿两国合并为唐的决定。他们手中已经没了兵马,若是胆敢反抗,便以抗诏不遵的名义起兵讨伐,争取做到师出有名。

国号定了,主公也定了,方离又与周瑜商议一番,决定把唐国的都城暂时定在河内,留下赵云率一万马镇守平陆,其他将士跟随方离、周瑜南下河内与陈登、廖化会合。

之后,方离、周瑜率众将士簇拥着姬叔弼进河内,陈登与廖化一起出迎,并向方离禀报这些子又招募了三千新军,正在由廖化练。

方离对陈登、廖化的表现感到满意,在河内安顿下来之后又派出使者前往闻喜,让审配挟持姬翟前来河内,与姬叔弼“共掌朝政”,做两个傀儡主公,待将来时机成熟之时便代姬自立,裂土称王。

得知老爹姬阐死在平陆,姬翟心里仅存的傲气很快消散,慢慢的然无存。

即便贵为一国之君,死后与黎民百姓也没有多大区别,闭眼后逃不过一抔黄土掩埋,只是陵墓稍稍大些而已。

贵自知之明,姬翟忽然意识到现在的虞国已经变了天,已经不再姓姬,如果自己再端着高高在上的架子,很可能死后连葬身之地都没有。

于是姬翟选择屈服在方离的权势之下,接到书信之后立刻老老实实的跟着审配来到了河内,与虢公姬叔弼见面后大眼瞪小眼,同为天涯沦落,顿生相见恨晚的感觉。

方离对两位主公关怀的“无微不至”,每无论早晚都会登门问候,吃喝有求必应,让两位主公过着醉生梦死,无忧无虑的生活,力争让姬叔弼“乐不思虢”,让姬翟“乐不思虞”。

姬叔弼与姬翟也商量过联手铲除方离这个逆贼,只是每次话题刚刚开始,方离都会笑眯眯的走进来给两位主公敬酒,直到二喝的酩酊大醉,哭着喊着承认自己错了……

不过几天的功夫,姬叔弼与姬阐就意识到,无论如何挣扎都逃不过方离的手掌,能做个名义上的君主已是万幸,若是惹恼了方离,只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自此之后,姬叔弼与姬翟再也没了心气,从此不问政事,每红泥火炉,饮酒作乐,偶尔向方离讨个舞姬作陪,藉此消磨时光。

转眼进隆冬,北风怒号,天寒地冻,角弓难控,甲胄难着,各地的战事慢慢的偃旗息鼓,各路诸侯休养生息,静待来年开春再战。

晋国毕竟有底蕴在,地大物博,物资充足,即便在虞国折损了七八万兵马,依旧还有三十多万带甲之士。在先轸、毕万、赵夙等的运筹帷幄之下,纵然面对李牧、廉颇、赵奢等三大名将,也没有让赵国占到便宜。

两国鏖战了十余场,互有攻守,各有胜负,杀了个旗鼓相当,不分轩轾。眼见天气变冷,只好各自按兵不动,黄河以北暂时进了短暂的平静。

方离趁着这个难得的空档,与陈登、审配冒着风雪奔波于河内、成皋、平陆、闻喜等地,布恩施德,广收民心,一步步提高自己的声望,为将来自立为王奠定基础。

而周瑜也在各地招募士卒,锻造甲胄,扩充兵力,积极备战。

张辽、麴义、英布、颜良、赵云等武将则夙兴夜寐,在各地练,努力提高麾下将士的单兵作战能力,锤炼将士们在沙场上的纪律

不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方离能够调动的兵马已经扩充到六万左右,发展速度之快引得天下诸侯侧目,晋公诡诸更是咬牙切齿,恨不能生啖方离的渴饮方离的血。

周瑜陪着方离巡视军营,忽然心血来,伸出五根手指笑道:“如今虢、虞两地的百姓只知大将军方离,而不知国君名字,不知伯辅还记得与相邦的五年之约否?”

方离哑然失笑:“我并没有答应老相邦啊?再者说了,我也没有僭越不臣,我把两个国家合二为一,换来百姓太平无事,纵然有错也是功大于过。”

周瑜和方离并肩走在军营中,看着一个个饱满,斗志昂扬的新兵顶着凛冽的寒风刻苦练,不由得各自面露笑容,欣慰不已,直感到前途一片光明。

“伯辅啊,据斥候禀报,荥阳的文武并不接受虢虞两国合并,对咱们定下的‘唐’这个国号也不接受。只是因为荥阳空虚,所以才没有公开反对……”

等方离开心过后,周瑜把棘手的问题抛了出来,“据可靠消息,董圣、孙忠一边在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